图文原创:水木空影 转载请说明出处!
儿子一天天长大,说话越来越清楚。最近回老家,小家伙一下车,准会铆足了劲儿,拉长了嗓音,奶声奶气地冲大门口喊一嗓子:“婆(bo~~~~)!”听到动静,母亲佝偻着腰,急急忙忙从屋里出来,脸上早已笑开了花儿:“诶!宝宝回来啦!”
老家离小家不远,虽说可以常回家看看,但毕竟不能天天见面。尽管如此,婆孙相见,每次都很亲热。为这事儿,大嫂开玩笑:“这叫‘人亲骨头香’,就是不一样。”
其实,母亲以前不习惯“宝宝”这个称呼,好几次笑着拿这开玩笑:“你是大蒜宝宝?还是葱宝宝?”逗得我们直乐。后来时间一长,老人家也叫顺口了,见面说不上两句话,一准儿会让我把孩子最近的照片传两张到她手机里,想孙子的时候,翻出来看看。
最近几次回老家,儿子玩不到一会儿,就要挣扎着往老屋旁边的河堤边跑,捡了石子儿往河里扔,拦都拦不住。新修的河堤有两米来高,挺危险的。见小家伙执意要“干坏事儿”,我就吓唬他:“看见没有?前面那个水潭就是大爸教爸爸游泳的地方,要不爸爸把你也扔进去学学?”
儿子显然听不懂,歪着小脸儿看我一下,干脆要挣脱了我的怀抱,沿亲水步道下河里去玩儿。我抱他往回走,他身体挺成一张弓的样子,劲儿挺大,像泥鳅一样往地上滑。好吧,我心软了,抱紧他说:“说好了啊!到河里玩一会儿可以,但是不准再调皮啊!”
我知道,这话等于是说给自己听的,对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子根本不起作用。赤脚走进河里,感受着清凉的蔺河水,和以前的感觉一样,太亲切了。略有不同的是,以前是同龄人一起泡在水里,现在是带着孩子站在水里。
蔺河给我最初的印象,只有老家那一段最熟悉,从蔺河小桥往上,到刘家湾这一段,大大小小五六个水潭,是我们夏天反复光顾的地方。这其中,以“台子”(以前的老房子所在地)坎下那个名叫“大石包”的水潭最好玩儿。
“大石包”是形象的叫法,潭边一个长方体状的大石头,石面平平展展,站几个人没问题。“大石包”的一面嵌在山体里,另一面直直深入水下,形成一个天然跳台的样子。从河边到大石头的位置,水的深度一点点增加,最深的位置大概两米左右。最最重要的是,这个水潭处在河湾的位置,比沿线的水潭都要大一点,加上紧挨着树林子,从水里上来就能躲在树荫下,不用担心太阳的暴晒,很舒服。
再有意思的东西,对于熟悉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对于不熟悉的人就很新奇。夏天到“大石包”洗澡,我们很快就习以为常了,但是对于大姑、二姑家几个哥哥弟弟来说,那算是他们暑假最大的“福利”。
大姑、二姑家附近都是大河,小孩子下河洗澡不安全,大人们不放心,管得很严。关键在于,姐姐当时正上师范,已经是半个老师,姑姑可以放心地让几个老表到我家,一来姐姐可以给他们补课,二来他们也乐意和我们搅在一起下河洗澡。
事实上,姐姐是称职的老师,老表们的顽劣,正好成就她“严师”的“威名”,一个个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我们就不同了,大家年龄相当,除了玩儿还是玩儿,“大石包”当然是必到之地。
表哥刘兴旺虽然没有多少下河洗澡的经验,但毕竟年龄大一些,人也稳当一些,我们不太担心;表弟刘兴安就不同了,胆儿肥还不听劝,第一次到“大石包”洗澡,“扑通”一声跳进水潭里,半天不见踪影。幸好几个人发现及时,一股脑儿钻进水里,背的背,拉的拉,把个喝了一肚子洗澡水的“旱鸭子”救了起来。这次历险,估计刘兴安同学知道了蔺河水的“厉害”,后来没再太造次,安宁了不少。
在河里洗澡,水性再好的人都难免呛水,我也一样。不过,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时候的蔺河水是甜的,同山上挑回家的山泉水的味道没多大差别。在“大石包”洗澡,你站在水底的石头上不动,一会儿功夫,就会有成群的小鱼儿游过来咬你的脚和腿,痒痒的,挺有意思。当然,小孩子不会始终这么“安静”,更多的时候,大家在水潭里泡一阵,然后一窝蜂跑到浅水区,搬开石头捉鱼。
小孩子捉鱼纯属娱乐,顶多弄个玻璃瓶子养着玩儿。大人们对吃鱼也不稀奇,想吃了,背上手网和笆篓,到河里撒一圈,一笆篓肥美的鲜鱼就回来了。父亲和哥哥爱打渔,全家人都有口福。可是,吃鱼也是问题,炸鱼费油,一年到头就指着一罐子自产的猪油炒菜,不可能耗费太多。多数时候,打回来的鱼吃一顿尝尝鲜,剩下的晒干以后慢慢吃。
蔺河提供着免费的“游泳池”,也提供着鲜美的泉鱼,它滋养着我们,陪伴着我们成长。回过头来想想,假如真的可以,带儿子在童年学游泳的水潭里洗一澡,也未尝不算趣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