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里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大概意思是,古代的圣王尧,打算讨伐三个芝麻绿豆小国,但每次上朝时都觉得心中有些“不释然”。于是问了舜,舜说,这三个小国家,就像生存在蓬蒿、艾草中间,简直不用放在心上,您却感到不释然,为什么呢?在更古老的时候,十个太阳同时出来,普照万物,(哪怕是一草一木也都被阳光照亮),更何况大道的威力更胜过太阳呢!
最开始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十分迷惑,既不知道尧为什么要这么问,更不知道舜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而且看不出来与前后文有什么关联。
现在看来,尧为什么会不释然呢?他去讨伐小国甚至可以称之为部落,无非是这些小国不服从教化,再换句话说,尧打算将自己更好的政治文化传授给这些落后、未开化的部落,但遇到了阻碍,他打算用武力征服的时候,内心感到了不安。
这一点微妙的不安之心,被庄子把握到了。也许庄子是想借此点醒儒家那些抱着“己欲立而立人”的热心肠,以为自己觉得好的东西,便要推之于天下的人。难道这些小国弱国、人群里的弱势群体、弱势阶级,就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吗?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就一定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吗?那些自诩正义、为天地立心的圣人,就没感到一丝丝的不安吗?尧是有些“不释然”的。
在《庄子》这本书里,尧几乎算是一个道家人物,起码是一个孜孜以求大道的人,这个大道是是庄子的大道,而非儒家所谓的大道。
而舜则是一个典型的儒家代表人物。他未尝不明白尧的意思,但他却不能体会尧的感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儒家是对自己有些心软,他们常常标榜自己的恻隐之心,但对世人来说,他们绝对是硬心肠的,为了不让自己心中不安,必须要去做拯救他人者;而道家恰恰相反,道家表面上看来,要让人去除恻隐之心,实际上代表了对他人的尊重,即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人,这是一种真正的温柔和善意,叫做“大仁不仁”。
所以舜这样回答:这三个小国家,就像是生存在小草间一样,没有文明。古时十个太阳同时出来,每一个小角落都能被阳光照亮,我们也应该让我们的大道照亮每一个小国,您的德行比太阳还要明亮,请您不必介怀。
忘了是哪个哲人说过,有时候光明比黑暗更加可怕。尤其是,当十个太阳同时照耀着大地的时候。
舜的十个太阳的比喻简直精妙无比!不,应该说是庄子的比喻。儒家的政治理想,仁义礼智信,正是光明正大的,他们不遗余力地推行自己,仿佛要像太阳一样照亮人间,不留一处黑暗。但我们都知道,古代确实有十个太阳的时候,但被后羿射下来了九个,后羿因此成了我们的大英雄。后羿能成为英雄,可见人们并不需要太多的光明和温暖,过度的光明反而会让人失明,对人的伤害,更甚于黑暗。
这样看来,这个小故事也是有些寓意的。与下文的衔接,也显得自然而然——“子知物之所同是乎?”
你知道万事万物共同的标准吗?我哪里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