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去年年末的分享,把最后一趴内容分享完。
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在其新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试图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并对其后果进行盘点。
今天想分享的,是 新穷人的前景。
生存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每个社会之会选择它偏爱或容许的方式。
如果我们把某个人类的集合称为“社会”,那就意味着这些人归属于同一个集合,构成了一个整体。
这正是社会做出选择的结果。
正是这种选择,或者说是这种选择的持续沉淀,使得不同的集合大相径庭,当我们谈论不同的社会时,谈论的就是这种不同。
“渴望把人类世界变成一个无机的世界,在那里一切都完美运行,按部就班,服从于一个超越个体的系统。然而,向往秩序就是向往死亡,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不断破坏秩序的过程。或者换句话说:对秩序的渴望是一种堂皇的托辞,是强烈厌世的借口。”(米兰·昆德拉,1976)
我们说过,任何秩序都在不顾一切地把一致性、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强加给人类世界,但人类倾向于多样化、反复无常、不可预测。
“人类是一种能够创造其他事物的存在,是变化的源泉,因此他们也不断改变自身。”(柯奈留斯·卡斯托里亚蒂斯)
人类的世界(除非是墓地)不可能是同一的、规律的、可预测的。
人的存在就意味着不断选择并推翻选择,而要阻止人们进一步选择,使当下的选择不能被推翻,则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不过,终结选择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否有意,是否欢迎,厌世必将随之而来。
怀疑、厌恶和憎恨,这些糅合出厌世的情绪和态度,是人类与生俱来、根深蒂固、不可救药的怪癖,是无止境混乱之源。
规范是秩序模式在人类行为上的投影。
规范告诉人们,在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中,有秩序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它把秩序的思想翻译为人类的行为选择。
一旦确定了秩序,也就限定了可选的行为模式。规范认定了某些行为是正常的,除此意外的其他行为则不正常。
自古以来,捍卫秩序和同情,总是在穷人形象的社会构建中相互交融。
穷人是指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他们达不到同时代同区域的正常标准,但他们首先是“不符合规范”的人,规范是指达到正常标准的能力。
参考文献:[英]齐格蒙特•鲍曼. 工作 消费主义和新穷人[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