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扶摔倒老人”什么时候成了社会难题?近些年关于这类新闻也是数不胜数
5月15日,江苏南京市民杨先生驾驶摩托车时,偶遇一骑电瓶车摔倒的老人,杨先生热心上前扶起老人,反而遭到老人和家属反咬一口,指责他是肇事者,并称“那就你赔呗”,还好留有证据证明其清白,最后收到老人和家属的道歉。被定义为见义勇为。
那18年前的“彭宇案”呢?在大众心里很难过去,法官一句“人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
传达的价值观引爆公众宣泄情绪,影响严重,判决书写道:“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判决不依据证据,而是照常理判断,那公正的法理还有何意义?
正是这些人,利用人们的善良牟取利益,当善良成了使自己身陷囹圄的导火索,冷漠便成了人们的代名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弱,让人再遇到这样的事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有没有那个经济条件去扶?如果扶了被讹诈怎么解决?……等一系列问题,思想挣扎,权衡利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冷眼旁观吧?”做好事要付出代价,当团结成了奢望,民族便岌岌可危!
政府应对老人宣讲道德普法,对知法犯法的实行严厉处罚机制,让他们知道这种行为违反了道德法律,阻碍了人类和谐共荣的最终目标,要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重罚之下一定会遏制此类讹诈事件再发,奖励那些愿意做好事的,让他们敢于做好事,乐于做好事,没有负担的做好事,大力宣传他们的暖心事迹,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好人会有好报,建立起人与人的信任,世人不再冰冷,团结一致,民族必兴,而对“扶不扶”事件,我的建议肯定是扶,扶之前先拍个视频,留有证据,遇到真实情况,拯救一条生命,遇到不怀好意的人,带给他们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