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比柯南高多了
有朋友好奇地问过我:你们当老师的每节课下课不都有课间吗?怎么给你发个信息,几个小时都没回应的?我给她发了个表情包过去,对面回复一长串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几乎占满了半个屏幕。
下课铃一响,任课老师们可以从容不迫地返回办公室,喝点水润润嗓,放空自己十分钟再继续上课或批阅作业。但,对于班主任们来说,下课铃往往预示着新一轮“战役”的开始。
谁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过小时候往老师办公室跑,急着打小报告的阶段呢?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规则懵懵懂懂,遇到摩擦,要急着来跟老师告状;看到有人违反秩序,要急着来找老师主持公平;就算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急切地想找点话题,跟老师说点什么。
往往课间一群小鸭子一起发声,闹哄哄什么都听不清,那些急着要先让我理的孩子,就会拍我肩膀,拍大腿,拍腰……嘿,简直像个全自动按摩仪。我不许他们这样做,于是得一个个组织排队,快速听完找到关键词,给出解决方案。
“下一个!”“好,下一个!”孩子们潮汐一样来了又去,直到上课铃响,一大帮孩子终于退潮。下节没课,我终于有空坐下来缓口气,一盘点,一个课间制止了四个在奔跑的,两个在打闹的,批评了两个不听劝告的,劝和了两个不小心划脏衣服的,还顺手帮忙拧开了一个孩子的水杯盖,系好了另一个孩子的鞋带。柯南两集才能断一个案子,而我一节课得应付小半个班的客户,这效率,比柯南高多啦!
如果课间案件没有这么多,我就会抓着一个送上门来的案子细细分析。两位同学起了摩擦,不说别人做了什么,只说说自己做了什么。复盘完整件事情后,肯定做对的那些环节,说清楚从哪一步开始就错了,如果再来一次,可以怎样做。虽然花时间,但是只有这样的复盘,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每一届的孩子都会有一个打小报告的过程,在他们能够独立处理问题之前,这样的日子大概要维持半年到一年。我非圣贤,有时候事多的时候,真的会觉得络绎不绝的孩子们有点烦。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会觉得,孩子们也不必一下就会系鞋带,不必强壮到能拧开瓶盖。在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前,与其忍着自己默默消化,不如来找我寻求帮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不慌不忙地长大。
做一做拼音字母吧
给一年级小朋友上课,上快上慢完全看这帮小祖宗的状态。状态好呢,就赶紧多上上新课;状态不好呢,就多写写作业,多听听故事。不然,上了孩子不听,或者一听就懂,一做就错,那跟没上有什么区别?
周四一天,语文课超级多,上到下午第一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有些压不住了。那行吧,我们花半节课讲评作业,剩下半节课玩一玩。玩什么呢?玩也要玩得有语文味,我们用粘土来做拼音字母。孩子们兴趣盎然,对着样稿尽情地发挥聪明才智,到了下课都不愿意出门了,一个个跑来给我展示自己的大作。等以后他们上课能管住小手了,我都想让他们天天带粘土来玩,这样课间活动就又丰富了一些。
上课的时候,为了方便孩子们记忆,我也开始采用编故事的方式,去跟孩子们解释拼写规则。
关于复韵母的标调,我们上课这样说——单韵母是一家人,它们岁数不同,a是大哥,o是二姐,i和u则像班里筱苒、奕凡一样是双胞胎。所以,当他们出门组成复韵母的时候,谁的岁数大,声调标在谁头上;双胞胎i和u出门的时候,因为岁数一样大,谁也不服谁,所以谁走在最后谁负责声调。
关于y和w组成的整体认读音节,我们上课这样说——因为它们还是小朋友,出门必须要大人带着,所以当小i想要自己出门的时候,爸爸大y就会带着它一起,组成yi;小u想要自己出门的时候,妈妈大w就会带着它,组成wu。小ü的爸爸妈妈在加班,所以小u就让自己的爸爸大y带着它,变成yu。
一年级的小朋友,容易写镜像字,所以b、d、p、q傻傻分不清楚。常规的口诀一直围绕着左下半圆、左上半圆、右上半圆、右下半圆做文章,孩子们左右上下背做一团,脑补辨别起来更加痛苦。所以,我们干脆一起做手指操,用新的儿歌来分——
大拇指朝上,左手b,右手d,棒棒的;
大拇指朝下,左手p,右手q,乒乓球。
果然,用上这个口诀以后,错误率低多了。
相信做完这次拼音字母以后,孩子们又能对拼音的兴趣多那么一点点。我们一起升级打怪,遇到困难就停下来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然后再慢慢地、慢慢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