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中华,其饮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这其中,各地又因地域、气候、物产等因素,历经漫长的岁月演变,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烹饪技艺与口味。
“吃货们”都知道,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曾经火爆一时,很受观众的追捧,它就很真实再现了各地的饮食特色与特产,让不能亲自到当地体验一把的观众,至少在视觉了过了一把瘾。
很幸运,我藉着婚姻由中原挺进楚汉大地,由华夏文明的两个源头黄河文明跨入长江文明。抛却个人生活幸福与否暂且不表,至少参与了两种文明,拓宽了自己生命的宽度。
看吧,这就是“吃货”的生活态度,以及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说来可笑,进婆家之前,我对山里生活的认知仅限于摘野果,我想像着山上一年四季都是摘不完的各种各样的果子,随处可见叫不上名的野生动物,这个想法应该是大部分平原长大的孩子都曾憧憬过的吧,至于山里人的日常生活,吃什么做什么,倒没有刻意去了解。
“虎”的后果就是当有一天梦想成真的时候,完全目瞪口呆。
山里人很勤劳,五六点可能就起床了,有事做事,没事就围着火炉喝茶聊天看电视,这对于一贯喜欢赖床的我,真是天大的折磨。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屋人坐着闲聊却没一个人去准备早饭,等到日上中头了,才能闻见饭菜的味道。就是这一顿饭,吃到十点、十一点,甚至吃到中午十二点,也叫早饭。
吃罢早饭,仍旧是有事做事,没事闲聊,直到下午四五点钟,开始一天中的第二餐,也可能是最后一餐。
观察一段时间后才搞清楚,通常情况下,鄂西山区一日都是两餐,偶然也会有三餐,甚至四餐。
记忆中习以为常、雷打不动的一日三餐,在鄂西,原来只是个例外。
例外的还有,土豆不是土豆,叫“洋芋”;辣椒不是辣椒,叫“广椒”,饼干不是饼干,叫“粑粑”。
俗话说“高山的洋芋低山的苕” ,鄂西因为地域海拔高,盛产土豆,在我们看来不过是做个青椒土豆丝或土豆焖鸡块的食材,在鄂西通过煎炒焖炸却愣是可以做出一桌菜来。用当地的方言,洋芋可以新鲜食用,如炒洋芋丝,炒洋芋片,炕洋芋等;煮熟了再晒干食用,切片的可以炸洋芋片,整块的可以炖洋芋泡,配上排骨或猪蹄;磨成土豆粉食用,直接冲饮似藕粉般透明晶莹,亦可油煎成饼,种种做法,都是颇具特色。
我很喜欢炕洋芋,先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立即放在锅里炕,放进菜油或漆油,翻来复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一般人在土家是吃不到炕洋芋的,因为这样做既费时费工,而按土家整席的规矩,炕洋芋不能上正席,所以客人要吃到炕洋芋,除非主动提出要求。作为一种地道的风味食品,宜昌的街头常有这种小吃,三四元一小碗,可以满足部分飘泊在外游子的思乡情节。
我认识的当地人,对于土豆都是非常的热爱,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盘土豆就行。譬如外出就餐,我喜欢点一些自己没吃过或感到新鲜的菜,而先生总是不忘点盘土豆丝或土豆片,没少遭受我的嘲弄。
婚前,对于饮食我自觉没有偏好,喜欢新鲜而淡化了家乡的味道。后来,经过了孕期的痛苦经历,我才知道,有一种原生饮食,永远无法跨越,那是刻骨铭心的乡愁,是地域文化铬下的痕迹。我记得在孕吐最严重的时候,同学千里迢迢给我寄来了家乡的胡辣汤,伴我度过了最难过的时候。也是在生子后,原本只吃菜很少吃米或面的我开始贪恋家乡的面食,自学成才,学会了做各种面食,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满足个人需求,还是绰绰有余。
就个人而言,鄂西的主食米饭、苞谷饭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倒是以酸辣为主要特点,讲究酸、辣、香味的菜肴,适合我这爱吃辣的胃口。
合渣、面饭、广椒、糍粑、社饭、土腊肉、 酸菜坛子构成土家族独具特色的饮食。
当地家家户户都有酸菜坛和干辣椒,餐餐离不开酸菜和辣子,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酸菜坛子,泡有大蒜、辣椒、豆角等,春天的青菜,秋天的白菜、萝卜,做成酸菜,一吃数月,酸菜在喜宴上也有它的席位;每逢春夏,家家户户则开始忙着做辣椒酱、腌广椒末、晒广椒皮、磨广椒粉,还有稀广椒、鲊广椒、酸广椒、泡广椒等,平时或为主菜,或兼佐料,煎炒烹炸,熟卤凉拌,皆有所用。
作为代表的鲊广椒,也称为鲊辣椒,它是以本地鲜红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盛一碗用油在锅里面炒熟,加上土家自制的腊肉,撒上一点葱花,再上一些调味料,看上去就令人食欲大开。还有用鲊广椒做蒸肉、扣肉底料、伴料,这样做出来的蒸肉不油腻、爽口,易消化吸收,让人如何不胃口大开?
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懒豆腐”,有的地方称“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更重要的是土家的豆腐全是自家小石磨磨出,再加以制成不同品类。
提到土家族,都会想到土家腊味,最具代表性的是腊肉。土家人认为新鲜猪肉有毛腥气,喜欢吃是烟薰腊肉。冬季杀了年猪将鲜肉以盐腌三、五天,再用松柏树枝烟熏火燎一个月左右,直至水份熏干、色泽金黄,便成腊肉,做起来如腊肉芯子擀包面、腊肉丁子蒸蒸菜、玉米粉子煎腊肉粑粑、青椒炒腊肉、炖腊蹄子等,香气扑鼻,百吃不厌,堪称土家的风味食品。类似的还有腊香肠、腊猪头、腊肝、腊肠,以及腊鱼、腊羊等,甚至豆腐、豆豉等素食也可熏制成腊味,风味独特。
“草鞋家机布,面饭懒豆腐”,当地的俗语直截了当地说明了鄂西土家人日常饮食的节俭与粗放。但在婚丧嫁娶、喜筵寿诞等重大喜庆节日时,常能见到最高规格的招待——“十碗八扣”。其中第一碗是“头子碗”,肉糕垫粉条和黄花;最后一碗是虾米肉丝汤。除这两碗不用盖碗外,其余八碗均先用盖碗(比大碗小),在碗内涂上油,将食物、佐料放进,上格蒸熟,然后以大碗扣上反转过来,拆去盖碗,其菜形制一样,表面光滑。上菜时按顺序一碗一碗的上。十碗菜的菜谱,比较规范的说法是“一碗头子、二碗笋子、三碗鸡子、四碗鲜鱼、五碗蒸咂、六碗羊、七碗元子、八碗肚子、九碗正肉、十碗汤”。除十碗菜以外,上下还要配腌菜碟两个,为客人解酒解腻。
鄂西虽然地处偏僻,却颇讲究礼仪。热情好客的主人在厨房做饭时,是绝不会让客人帮忙,也不允许客人端送饭菜的。主人将饭菜摆上餐桌后,会先招呼客人在餐桌的“上席”(餐桌上方的右边)落座,席中主人会不断给客人碗里夹菜、盛饭,一面慢慢地用餐一面不停地“唠磕”,往往一餐饭要好几个小时才能结束。无论主客,先吃完之后,都会双手握住筷子站立向对方示意自己已经吃饱,并礼貌地说上一句“您慢用”或“您随意”,然后坐下“候饭”,待对方结束用餐后,方才离席。
在高山上,通常还会吃到当地特有的点心:用包谷熬糖,用糖和芝麻做饼以及柿子晒晾成饼,用包谷、鲜谷炒制的米花制作成的“糖包谷托”和“鲜谷饼”,再加上野生核桃、板栗、葵花(向日葵)等,都是自制无添加纯天然食品。
靠山吃山,勤劳的鄂西土家人,喝的是上天赐给的山泉水,吃的是自已双手劳动出的食物,并靠着祖祖辈辈的努力与智慧,积累沉淀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结构与文化。每一道菜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代又一代土家人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