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这周跟随一稼老师的财富营阅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前四分之一,以下是我对书中所阐述的一些核心理念的想法及感悟:

1. 习惯的力量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好的习惯,也会有不良的习惯,想要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意识到这点并付诸实际行动去改变它。

很多人一直有着拖延症的习惯,每次都赶在deadline之前才逼迫自己去完成需要交代的任务,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因仓促完成而降低了成果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以要事第一,每天按照任务的轻重缓急及四象限法来划分主次顺序,重要且紧急的放在第一位,一旦完成任务之后就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再去完成其他任务就会觉得特别地轻松和高效。

2. “产出/产能平衡”(P/PC Balance)原则

作者通过鹅和金蛋的故事非常形象化地将复杂的道理深入浅出地教给我们。效能在于平衡,唯有在金蛋(产出)与鹅的健康和幸福(产能)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效能。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正是效能原则的精髓所在,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是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是指引人生的灯塔,是效能的定义和模式,是本书中七个习惯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两难的选择,比如工作中work-life balance的问题。刚入职场那几年我也时常为了完成老板布置的任务(金蛋)而废寝忘食加班加点,忽略了健康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意识到身体(鹅)才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副健康的身躯,就没有资本面对人生中更多艰难的挑战。因此,我们要积极锻炼身体,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保持健康的体态,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3. 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这一章节有两个核心概念:第一,我们每个人都有主动选择的权利;第二,我们要选择积极的一面来看待世间万物。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我们有选择的自由空间。这点特别有感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感情用事,根据自己的思维定式条件反射般地立即作出回应,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从而导致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往往无法有效地解决根本问题。但如果我们在受到刺激之后,能够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抚平躁动的情绪,再用理智来思考和回应对方,就会收获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悲惨遭遇的回应。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从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