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美梦(The Happy Dream)
造就美梦的,正是我们的求助之举,请求帮助我们以不同的眼光,透过慧见而非评判来看待梦境。而这些美梦成了我们回家的工具,藉着它们,我们彻底从与生命根源分裂的噩梦中觉醒。
今天我们要来谈谈「美梦」。有趣的是,这观念虽然非常重要,但这字眼本身在《课程》中却不那麽常见。有个重要的地方谈到温柔的梦,但所谓的「美梦」则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谈如何活出《课程》的精神,操练宽恕,即使这世界本身是个幻相。
我刚提到的「温柔的梦」那段话(在第27章末),谈到我们若直接从小我的噩梦醒来,一定会被吓得魂飞魄散惊声尖叫,因为我们太害怕「整个世界丶宇宙和我们自己都是幻」这个真相。意思是,这里什麽也没有,我们也都不存在。这个论点太可怕了。所以,我们需要过渡阶段,就是第193课结尾所说「上主要求我们走向祂的一小步」。这些小小的步伐即所谓的美梦。
我说过很多次,不要把心灵和身体搞混,这太重要了。《课程》的美梦,不是指肉体生命在梦境世界里过上更幸福美满的生活,而纯粹是指由妄念的思想模式,转换成正念的思想模式,由评判丶攻击的「不神圣」一刻,转换成宽恕丶平安的神圣一刻。由此可见,《课程》所谈的美梦其实只是知见的改变,认清我们的平安幸福不必仰赖梦中的外在条件。
同样在第27章,耶稣还说到所谓双重梦境,一是世界之梦,另一个是秘密之梦。世界之梦是身体的梦境,是我们在物质世界的种种经验;秘密之梦则是心灵的梦,是小我心灵的分裂思想体系,充满分裂丶罪咎丶恐惧丶攻击丶痛苦丶惩罚乃至死亡。
再强调一次,美梦不是指身体经验的变化,而是心灵之中的变化,即从罪咎的邪恶悲惨之梦,转变成宽恕的美梦。其实这两者都是幻,但是,我们无法从痛苦与死亡的幻梦中直接醒来,认出自己安居上主家中,只是作了一场放逐之梦。要醒来,我们必须先在噩梦发生之处(即抉择者选错了老师)修正。所以,美梦不过是指观看小我之梦,同时看到它的根源――即罪咎的思想体系,以及它在人间投射出的痛苦丶攻击丶迫害与死亡。看着这些,同时告诉自己:「这都不是真的。」因此,《课程》所谓「奇迹面对人生惨境时,提醒人心其所见景象皆虚妄不实」,指的就是美梦。也就是说,美梦无非是「选择正念」,对所处的妄念心境不加评判,这正是我给「正念」下的操作定义。
我们仍在作梦,仍在幻相之中,相信自己活在这里,与上主真的分离了;仍相信我个人的经验都是真实的。但是,我们不再用这些经验来助长丶强化对幻相的信念。相反地,我们把这些经验当作从幻境中觉醒的踏脚石;美梦就是这些踏脚石。
所以,美梦这字眼不折不扣就是指看着小我运作,同时明白「一定还有另一条路」。就像海伦和比尔在1965年那关键的时刻所说。人与人相处,必然还有别的方式。我一定能有别的方式来回应他人的攻击;一定能有别的方式来回应外在及自身的痛苦不幸。而所谓自身的痛苦不幸,因其属於心灵之外,也仍然是外在的。一定还有另一种方式丶另一位老师能教我不同的眼光。造就美梦的,正是我们的求助之举,请求帮助我们以不同的眼光,透过慧见而非评判来看待梦境。而这些美梦成了我们回家的工具,藉着它们,我们彻底从与生命根源分裂的噩梦中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