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并排站着,稍有一段距离。他们是父女,是师徒,也还是同伴。她唱得比较少,可是并不就是附属陪衬。她并不多余,在她唱的时候她也独当一面,她有她的机会,他并不完全笼罩了她,他们之间有的是平等。这3种平等不是力求,故不暴露,于是更圆满了。——真的平等不包含争取。父亲唱的时候女儿闲着,她手里没有一样东西,可是她能那么安详!她垂手直身,大方窈窕,有时稍稍回首,看她父亲一眼,看他的侧面,他的手。——她脚下不动。
他自己唱的时候他拍板,女儿唱的时候他为女儿拍板,他从头没有离开过曲子一步。他为女儿拍板的时候也跟为自己拍板时一样,好像他女儿唱的时候有两起声音,一起直接散出去,一起流过他,再出去。不,这两条路亦分亦合,还有一条路,不管是他和她所发的声音都似乎不是从这里,不是由这两个人,不是在我们眼前这个方寸之地传来的,不复是一个现实,这两个声音本身已经连成一个单位。——不是连成,本是一体,如藕于花,如花于镜,无所凭借,亦无落着,在虚空中,在天地水土之间······
都收了,她回去,走近她父亲——她第一次靠着她父亲,伸一个手给他,拉着他,她在前,他在后,一步一步走出去了。他是个瞎子。——我这才真正的觉得他瞎。看到他眼睛看不见,十分地动了心。他的一切声容动静都归纳摄收在这最后一瞥,造成一个印象,完足,简赅,具体。他走了,可是印象留下来。——他们是父女,无条件的,永远的,没有一丝缝隙的亲骨肉。不,她简直是他的母亲啊!他们走了······
父亲爱子女,子女爱父亲。—虽然她的父亲是一个瞎子。父亲虽然非常爱女儿,但不是溺爱,一种深沉地,刻骨铭心地,平等地爱。虽然他身有残疾,但他从不自暴自弃,而是乐观,坦然面对一切,教会了女儿坦然面对生活,堂堂正正做人,做一个有爱的人,一个懂人的人。
捧哏,有捧,有哏,才像生活,才有乐趣。红花再好,没有绿叶衬托,也会没有新奇感。做人也应该有一个宽容,豁达的内心,包容万物,才能活得有滋有味,活得通透。
十全九美,才是真的完美,十全十美,那就不真实了。只有不完美,我们才能锐意进取,才能想着更完美,才能不负现在,走好每一天。
我们渐渐长大了。而我们的父母确渐渐地老了,乘着他们还能走动路,好好孝敬他们,才能不枉做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