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
张婷老师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亚军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景明老师和黄翠萍老师从大方向上进行把关,高一所有语文老师一起听课、评课、帮她研课磨课,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敲定了最后的教学设计,总之这份荣誉凝聚了大家的共同智慧和努力,也是对我们努力的肯定。
我作为评委听取了15位选手的15节课。比较这15节教学设计,咱们的教学设计确实无论是在高度还是深度上都有突破。这15节课也有讲到标题和细节的,但都没有像咱们一样从人物通讯写作手法的角度将两者统筹起来,从让人物“立”起来和“活”起来角度去处理,站在文本之上,体现了我们对文本认知的高度。在对内容和手法进行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钟扬精神的原动力,将人物精神品质进行挖掘,而没有仅仅停留在有责任,有担当,有耐心,吃苦耐劳等等这些零星的品质上,体现了我们对教材认知的深度。
纵览这15节课,各有亮点,但也发现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同问题。
一、比如以下两个教学设计的目标。
教学设计(一)目标:1.梳理文章脉络,概括人物主要事件。2.传承劳动精神,种子精神。
教学设计(二)目标:1.分析典型事件与细节,提炼人物精神。2.解读种子精神,传承种子精神。
教学设计单薄,简单分析内容之后,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对人物精神的探讨,人物精神应该是文章画龙点睛的内容,而关于语文性的东西讲解分析太少,挖掘太少,以至于课堂更像是思政课。
二、教学目标中有梳理内容,有讲解通讯手法,有分析人物精神,但设计相对平庸。
比如问题设置1:浏览课文,勾画典型事件,分析精神品质。(问题设置比较宽泛)
再比如问题设置2:本文在表现人物精神品质是运用了哪些方法?(学生在文中找了所有使用到的方法,细节描写、引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但每种方法都空泛而谈,讲解不够到位,也就是专家评委所强调的“多”反而是“少”)
三、 还有很多教学设计可能是因为比赛,创设情境,刻意创新,使教学设计形式大于内容。比如设计采访活动的情境,甚至还对拍摄角度有要求,课堂上一位学生模仿着摄影师,拿着虚拟的摄像机左拍、右拍、上拍、下拍、远拍、近拍,有点可笑。
夸张的情景设置浪费了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与其如此,不如让学生安安静静的阅读文本,从文字中读出感悟,读出思考,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课的种子应该是“文字”,一切生发,都是从“文字”中而来。
四、有一位选手的教学设计实在离谱,题目是:新闻类课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以《“探界者”钟扬》为例。
首先,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而不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其次,把本篇课文作为材料去用,忽略本篇文章的价值,主次颠倒。
总之,通过聆听这15节课,能够感受到大家对这节课的努力付出,但我觉得面对比赛,不能乱了阵脚,舍本逐末,更要有基本的专业认知,也就是“学科自信”。
在备课、磨课的过程中,张婷老师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常常打电话和我探讨,不厌其烦的被“修改”,还有一同参赛的颖丽、吴帆、海丽,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校年轻老师积极上进,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通过本次参赛,我也有机会见识不同的课堂、倾听不停的声音,在此过程中,我时时与我们的语文教学进行对比,进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感受如下:
1.我们的课堂,对“检测”这一环节重视度不够。
专家评委强调,一节课是由目标到达标,那么达标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呢?要可评、可测,其实就是落实。我们的课堂可能更注重老师给学生讲清楚,而没有让学生再进行训练。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为例,应该设计一个关于细节的练习,或者让学生拟写小标题,训练多角度、多层次表现人物的手法。一花可以窥见一世界,一节课也可窥见我们教学中的不足,这是我们今后急需改进之处。
2.作为一名语文,一定要在专业上打磨自己,本次赛讲冠军获得者,他的课堂最大的亮点就是个人深厚的语文功底,把自我对生命的解读融入文本,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多阅读,多写作,多思考,才能给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让自己的课堂,碧波荡漾、波澜起伏,充满“活力”。
感谢这次出行,我觉得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