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挡杀神:武则天的称帝前奏
主讲:姜鹏
上一讲我们说到,武则天的两个儿子,长子李弘和次子李贤先后去世,那太子这个位置就按照顺序排到老三李显这儿来了。李显是在公元680年做的皇太子,而我们之前也提到过,说皇帝李治的身体不太好,所以在李显当了三年太子之后,在683年,李治就去世了,太子李显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但是他登上皇位这个过程有点耐人寻味。
李治在临死之前,发布了一个诏令,里面有一句话,说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要知道李显当时不是未成年的小孩,他都已经二十八岁了,完全是一个成年人了,哪有成年皇帝登基以后,还得处处听从皇太后的意见呢。
其实我觉得,这可能是李治的无奈之举,第一,李显这个人的基本素质不太好,他和他那两个哥哥不一样,我们上一讲说,别管老大李弘和老二李贤的个性怎么样,他们对待政治都是非常上心,而且是有过出色表现的,但李显没有,整天游手好闲,好斗鸡走狗,没有什么政治经验,当时唐朝的形势也不算好,外部战争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李治不可能把国家大事就这么完完全全地交给李显,所以就让武则天来担任参谋的角色。当时李治还任命了一个辅政大臣,名字叫做裴炎,但是说到权力交接的问题,大家应该马上能回忆起李治早年的经历,他早年和长孙无忌之间斗了好多年,他是吃尽了权臣的苦头,所以他肯定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走一遍自己的路。
但是李治的这个安排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很可能低估了武则天的野心,武则天我们太熟悉了,这是一个对权力有着极大欲望,而且非常能够把握机会的人。所以李治死了以后,武则天就把儿子李显叫来,说儿子,我知道,你父亲去世了,你非常难过,所以我想,你就先安安心心的给你爸爸服丧,这段期间,我就帮你处理政事,等服丧期过了以后,你整理好心情再来处理政务吧。这话说的真是太有水平了,因为李显的答复有且只有一种情况,就是答应武则天的安排,他总不能说,妈你别瞎说啊,我一点都不悲痛,我就等着做皇帝处理政务呢。这大不孝对不对。
而武则天恰恰就是利用这段时间,做了大量的安排,任命了一众文臣武将,在朝廷的关键位置都安排好自己的人,该安顿的安顿,该处理的处理。等到李显服丧期过完,美滋滋地登上皇位准备处理政务以后,傻眼了,朝堂上已经没有位置让他安排自己的人了。那大家觉得,聪明一点的,或者说有经验一点的皇帝会怎么做,应该忍耐,像李治早年那样慢慢寻找机会对吧。但是坏就坏在李显他没有什么政治经验,所以他非常急迫地提拔外戚,他找的谁呢,自己的皇后韦皇后的父亲,也就是他的老丈人,名字叫韦玄贞。韦玄贞本来是一个参军,地位很低,李显就先把他提拔为刺史,马上又要把他提拔为宰相,你看这多心急。
但是李显想把韦玄贞提拔为宰相这个想法,被裴炎拒绝了。裴炎为什么拒绝,第一,我给大家交待一个背景,大家还记得我们上一讲说的,前面那个太子李贤被武则天调查,最后被流放到巴州吗。当时被派去调查、审问李贤的大臣当中,就有裴炎。裴炎应该是个很聪明,很敏锐的人,他在一系列政治斗争中发现,武则天的政治势力真是强大,被废掉的太子李贤不是她的对手,现在的年轻皇帝李显更不是,所以站在武则天这一边,才是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也正因为如此,武则天在李显服丧期处理一系列事务的时候,裴炎是帮了很大忙的。第二,裴炎和李显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公元682年,裴炎奉命辅佐太子李显,第二年李显就做皇帝了,等于说两个人没有太多合作经历,也没有太多感情,那现在李显要任命老丈人做宰相,裴炎当然清楚,韦玄贞要是做宰相了,那自己必然被冷落、被取代,所以为了自己,裴炎坚定地拒绝了李显对韦玄贞的任命。
结果面对裴炎的拒绝,李显他非常幼稚,我们都不说他没有做皇帝的那种威严,他连成年人的沉稳感都没有,他说,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天子那可是一言九鼎,怎么能说出这么不负责任的话呢,裴炎听了以后也没多说什么,转头就去找武则天汇报了。
武则天当然知道,李显说的这是气话,绝对不可能是真心话,但是她正琢磨着怎么接着把权力继续握到自己手里,怎么把李显扳倒呢,所以她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最后她就和宰相裴炎一起密谋,废掉了李显。被废的时候,李显还云里雾里,他迷迷糊糊地问,你们凭什么废我,我有什么罪。武则天利用的恰恰就是李显的那句气话,她说,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
就这样,在皇位上坐了55天之后,李显被贬为庐陵王,老四李旦登上皇位,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武则天的夺取最高权力的欲望已经非常强烈了,她也的的确确为称帝做了很多前期准备,比如说,她把新皇帝李旦软禁起来,不让他轻易露面,而且是故技重施,说李旦因为父亲去世,悲伤过度,现在由我代理他处理政务,与此同时,她还提拔了武家的后人,我们知道武则天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她当时提拔的就是这两个哥哥的孩子,等于说是她的侄子了,这两个人一个叫武三思,一个叫武承嗣。再比如,她改了很多名号,改东都洛阳为神都,改洛阳宫为太初宫等等,这都是改朝换代的征兆。
所以当时很多人都意识到,要有大事发生,武则天这个女人想要做皇帝,那么就有一些人,想要维护李唐江山,反对武则天,他们起兵造反了。第一波起兵造反的领袖,名字叫李敬业,这个人大有来头,他的爷爷就是李勣。李勣那可是唐朝初年的名将,但可惜这个基因没遗传给孙子,李敬业一众青年闹了挺大的动静,手下甚至聚集过十万多人的军队,但是最终还是兵败。咱们顺便一提,这次起兵还和另外一个历史人物有关联,这个人就是诗人骆宾王。骆宾王我们太熟悉了,唐初四杰之一,《咏鹅》的作者,在这次起兵的过程中,骆宾王写了一篇檄文,《讨武曌檄》,这篇檄文真是气势磅礴,写的很大气,比如整篇文章正文的最后一句,说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篇檄文在当时也是口口相传,产生了很大影响。
那第二波起兵造反的是谁呢,我想大家应该能猜到,是李氏的这些王室宗族们,因为武则天如果真的称帝了,那他们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次起兵的过程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在武则天推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有人献给她一块宝石,上面写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是个祥瑞,我们今天一听就知道,这肯定是人伪造的,但是武则天当时就要拿这块石头大做文章,她觉得这块石头太好了,自己得到洛水边上祭拜它,所以她就下达命令,要求宗亲、百官在规定时间之内,和她一起到洛水边上祭天。
李氏宗亲一听到这个消息就马上紧张起来了,他们觉得这件事有蹊跷,武则天这么想要称帝,现在又要把这么多李氏宗亲召集到一起,这是想干嘛,这是想把我们一网打尽,扫除掉称帝前的最后一点障碍吧!所以当时宗亲当中的一个人就站出来了,这个人名字叫李贞,是李世民的第八子,他就号召李氏宗亲,让大家一起起兵反抗武则天,但是这次造反准备做得实在是不好,又是有人告密,又是互相之间沟通不畅,最后李贞的造反是草草开始,又草草结束,不到一个月就被镇压了。实际上,这次造反可以说是李贞自己的事儿,虽然他起兵了,但绝大多数李氏宗亲没有真正参与到这次反叛中来,压根儿就没出兵。但是大家要知道,武则天要是想称帝,对于这些李氏宗亲,她是无论如何都要处理掉的,她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吗,所以在她的操作下,一大批李氏宗亲被处死或自杀,这些人包括,李元嘉、李元轨,这都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常乐公主,这是李渊的女儿,等等。
在处理了这么一大批李唐家族中的元老人物之后,武则天可以说是终于铲除掉了称帝途中的最后一块绊脚石,那么在此之后,武则天在帝位上又会面临哪些抉择呢,我们下一讲再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