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孤独在人群中》是刘亮程的散文作品集,作者刘亮程是鲁迅文学奖获奖者,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乡村哲学家”。这是我第一次读刘亮程老师的作品,书中的“孤独”给我感触颇深。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第二部分“孤独”,第三部分“在人群中”,这三个部分合在一起刚好是这本书的书名。
这虽是本散文集,我还是按照前后顺序依次读下去。当读第一部分“我的”时候,感觉似懂非懂,较难体会到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刘亮程老师同我父辈年纪相仿,再加上刘亮程老师生活在新疆,时间的间隔和地域的距离,对于“我的”部分理解的不是很到位,较难理解刘老师的心境。
当读到第二部分“孤独”时,已经没有了刚打开书时的浮躁、呼吸深沉、心情平静,从文字中慢慢体会到了“孤独”。正如封面的那句“一个人自言自语,旁若无人,旁若无天,旁若无地”。孤独是一种状态,无所谓好无所谓坏。孤独与寂寞不同,寂寞是渴望热闹而不能得的状态,内心是有需求、有方向、有目标的,而是由于能力、勇气不足暂时得不到的状态。孤独则是另一种状态,即使在热闹的人群中同样是孤独的,如书名一样“我的孤独在人群中”。处于孤独状态时,你会更多关注身边事物,那些原本很微小的事物都会引起你的注意,进而引发思考,还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像处于寂寞状态时,思考的内容和角度都是从“我的”出发。
第二部分“孤独”中有篇名为《狗这一辈子》的文章,从狗的角度来看如何度过一生。从本职工作方面来讲,看门要称职,还得懂主人的心思,主动判断来人对于主人来说是敌是友,若是友人则装腔作势地叫两声,以达到提醒主人出门接客的目的;若是敌人则要不遗余力地乱叫,从气势和声音上达到吓退敌人的目的,为主人排忧解难。咦?我怎么感觉写的不是狗,而是工作中的我。《大话西游》那句经典台词“他好像条狗啊”。悲哉哀哉!又正如封底上的话“我相信,在一个村庄一件事物上,我能够感知生命和世界的全部意义”。
书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文章还有《给太阳打个招呼》,太阳每天按时日出日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能量,这样无私奉献的一个朋友,而在他出来或回去的时候我们好像忘记和他打个招呼了。《守夜人》,白天、黑夜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能否有交集呢?有了交集会不会产生混乱?
这些问题留给孤独的你去《孤独》中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