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
在这一章释迦摩尼从两点来说金刚经的不可思议,一个是消业,一个是福德。也就是如果过去又做什么很不好的事情,甚至要堕入恶道,但是如果诵读金刚经,这样前世的罪业都会被消灭。还有就是释迦摩尼说他之前供养了所有的佛,但是如果有人诵读此经,他供养所有古佛的功德都比不上诵读这本经书的功德。
因为已经有了对应的讲解,也就只知道释迦摩尼讲解的是不应该住相的,所以也就没有罪业相,没有功德相。也因此释迦摩尼才会说只是读经,前世的罪业就被消灭了,因为读经悟到了罪业本无相。也因此他会说只是读经,累世供养诸佛的福德也比不上读经的功德,因为是悟到了福德本无相。
释迦摩尼说他把诵读、受持金刚经的功德详尽的说出来,有人会心生狂乱,狐疑不信,可能就是因为福德无相,如果说本来就没有福德、罪业相的话,这的确与不少人的认知相反。这部金刚经是不可思议的,读诵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而今自己就是不住相的来学习就可以了。
【二】原文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三】译文
佛接着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受持诵读此经,如还被别人轻视作践,这就是由于前世做下了罪业,应该现世遭受恶报。因为现世被人轻贱,那么前世的罪业就抵消了,就可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
“须菩提,我想起过去无量无尽的劫前,在然灯佛前,曾遇到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佛,我全都一一亲承供养,一个也没有错失过。如果有人于未来之世,能够受持、诵读此经,所得功德,和我过去供养诸佛的功德相比,我不及他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乃至数字、譬喻都无法达到的无数分之一。
“须菩提,倘若善男子、善女人在后世能受持、读诵此经,那他的功德,如果我一一具体细说,也许有的人听到后会心慌意乱,狐疑而不相信。须菩提,应当知道此《金刚经》的义理是不可思议的,受持、诵读此经所得的善报也是不可思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