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一句话:“假如沟通是一样商品,我愿意付出比任何事物都高昂的价格来购买。”
的确,沟通是一门很难的学问,太多人困于沟通困境,和他人沟通总是不顺畅,往往莫名就彼此不悦,最终发生冲突。
如果你有这样的烦恼,那一定不能错过《人间游戏》这本书。
本书作者艾瑞克.伯恩是美国精神病学家、国际沟通分析流派的创始人,被称为“沟通心理学之父”。他认为人与人的交往中会发现一些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而人们若总是沟通受阻,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他在《人间游戏》这本书中,从基本的理论模型讲起,以各种场景中的具体游戏为主体,让读者清楚看到,妨碍自己婚姻和谐、家庭和睦、事业顺利的心理阻力到底是什么,并最终找到改善沟通和人际的钥匙。
- 沟通中的三种自我状态
伯恩将人们在沟通中的自我状态分为三种: “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
简单来讲,儿童是一种需要受外界保护的状态,能够强烈感知自我需求,但本身能力不足;父母则倾向于帮助别人,但有时会过于主动和太多对他人的干涉和控制;成人则更加理性,能够对现实进行客观评价,处理复杂问题。
了解一个人的自我状态是怎样的,有多种方式。
比如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经常说的话了解他的自我状态。如果一个人习惯使用“不可以”“你应该”等命令式话语,说明他的父母自我占了上风;若他经常能够清晰阐述“个人想法”,则是成人自我在主导;而若他总是情绪化抱怨或者总喜欢逃避和依赖他人,便是他的儿童自我在操纵了。
如果沟通双方同时用成人自我状态沟通,或者一个是父母自我状态,另一个是儿童自我状态,那么沟通就会变得顺畅,也就是书中提到的互补式沟通。反之,则是无效沟通。
举个例子。一个家庭主妇去买冰箱,推销员说:“这款冰箱很不错,但是价格超出了你的预算。”家庭主妇回答道:“那我还非买它不可了。”很明显,这次沟通无法很好进行下去。
为什么呢?因为推销员在陈述客观事实,处于自我状态,而家庭主妇却处于儿童自我状态,被情绪控制。这样的沟通自然有效推进。
因此,如果我们在社交中可以了解对方的自我状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自我状态,就可以像玩游戏一样,从容地与任何人进行互补式沟通。
- 沟通中的各种“游戏”
伯恩曾提及:游戏是一系列隐藏的沟通,具有重复的本质,并会导致一个明确的心理结局。
他还提出了一个描述游戏的基本公式:饵+ 猎物= 反应—混乱—转换—结局
一个发起“沟通游戏”的人,就像在钓鱼,他放下鱼饵,吸引鱼上钩,只要鱼上钩,游戏便开始。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5岁的小孩Johnny在客厅拉着玩具车跑来跑去,碰掉了茶几上的玻璃杯。妈妈听到撞击声来到客厅,看见玻璃杯被打碎在地。
“这是谁干的?”妈妈问。
“是猫咪干的。”Johnny回答说。
“胡说,猫咪在院子里。”妈妈说。
“就是猫咪,不是我!”Johnny开始哭闹。
“我才不要一个撒谎的孩子!”妈妈大声喊。
这个游戏在书中被叫做“可逮着你了!”
妈妈知道玻璃杯是Johnny打破的,却明知故问。表面上这是她的成人自我状态在询问信息,但在心理层面上,这是在邀请Johnny在撒谎。而当Johnny真就这么做了,妈妈随后的指责和Johnny的抗议让局面陷入混乱,妈妈从成人状态转换成父母状态,产生一种自持正义的愤怒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妈妈并没非有意识地设置圈套“引”Johnny上钩,她只是因为当时的情况而心烦意乱。
而对于Johnny来说,如果他当时承认“是我干的”,便不会岀现后面的“游戏”了。同理,如果妈妈处于成人状态,直接问“你打碎了玻璃杯,现在该如何处理呢?”或者孩子一开始就直接承认自己打碎了玻璃杯,么这个游戏都不会发生。因此,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玩“沟通游戏”。
我们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沟通游戏”的几个特点:
(1)处在游戏中的人并不自知,至少表面上看并不是有意制造冲突。
(2)游戏结局很混乱,大家的感觉都很挫败,互相指责。
(3)游戏是一再重复的。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最熟悉的“沟通游戏”一玩再玩,人物和背景会变,但游戏的形态是一样的。
(4)参与游戏的人之间都会有“隐藏沟通”。在表面的沟通下,会有隐藏的讯息在传递。
- “游戏”背后的心理因素
游戏并不好玩,会让每一个参与者感觉很挫败,那我们为什么要玩游戏呢?
很多时候,人们玩“沟通游戏”是因为它能满足自己的“刺激渴望”。
“刺激渴望”是伯恩描述人类几种共通的需求之一,是对身体接触和心智刺激的需要。
有句俗语:“如果婴儿不被安抚,脊髓将会萎缩”。婴儿必须有他人的触摸才能自然成长,这种需求可在日常的亲密交往中得到满足,如父母爱抚他、拥抱他、替他换尿布、喂东西、轻拍背等。
随着婴儿长大,这种对渴望由触摸需求变成了对认可的需求。当一个人用微笑、点头、皱眉、口头问候等表示对另一个人的认可时,这就是成人的“安抚”。
沟通中的游戏,常常会引发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从而满足自身的刺激渴望。
我们喜欢玩沟通游戏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能让我们获益,虽然我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怀特夫人经常抱怨丈夫限制她的社交活动,导致她一直没能学会跳舞。
后面经过心理治疗,她的态度有所转变,丈夫也对她更为宽容。
现在怀特夫人可以自由地扩大她的社交圈,她报名参加舞蹈班,结果失望地发现她对舞池怀有“病态”的恐惧,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这个例子中华特夫人玩的游戏叫作“要不是因为你”。
人们玩这个游戏往往是因为恐惧,发起游戏者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寻求安心(“不是因为我害怕,而是因为他不让我去做”)或者自我辩解(“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因为他阻拦我”)。
表明上,丈夫在控制妻子,让妻子无法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但是实际上,对丈夫的屈从能让妻子避免体验到自己的恐惧。
- 结语
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是演员。”
既然人生如戏,那我们如何在这场游戏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更重要的是,如何可以跳出游戏,更加清醒地生活呢?我相信,看完这本书,每个人心里都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