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秋居》
马戴·唐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此诗作于大中九年(855年)马戴滞留长安应举时。灞上在长安东郊,诗人借秋居景物,抒写困守科场的孤寂与功名焦虑,是其"清苦"诗风的代表。
郊扉:郊外屋门。致此身:出仕建功,《论语》"事君能致其身"。
1. **意象并置**:"落叶-他乡树"与"寒灯-独夜人"的叠加,构建双重孤独,较温庭筠"鸡声茅店月"更显凄苦。
2. **听觉特写**:"白露滴"的细微声响,反衬空园寂静,得王维"月出惊山鸟"之妙而更凄冷。
3. **身份焦虑**:"野僧邻"的方外联想与"致此身"的入世渴望,展现晚唐士人的精神撕裂。
4. **五律深峭**:中二联"落叶-寒灯""空园-孤壁"的工对,体现贾岛派"瘦硬"诗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