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智商,80%则取决于情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对情商重视起来。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我在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上的得分简直要低得突破地心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在对话中过于关注事实、逻辑,而对别人的情绪需求不太了解。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往往发生在男女之间。比如女生很喜欢问男生:你爱不爱我?(情绪上需要获得一种被爱的肯定感),但是情商低的男生的回答可能会是:怎么天天问?昨天才说过我爱你。(无视了情绪需求,回答以事实)
因此,对于我个人来说,提高情商的最主要途径是——增强对于别人情绪的感知力。最近,我尝试从安妮特·西蒙斯所著的《故事思维》中找到低情商的拯救办法。
作者安妮特·西蒙斯是将故事思维应用于商界的第一人,她创造性地提出了商界沟通中常用的六大类故事。
1. “我是谁”的故事
2. “为什么我会在这里”的故事
3. “愿景”的故事
4. “教学”的故事
5. “行动价值”的故事
6.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故事思维》认为,故事与事实的不同在于,故事包含感情色彩和感官细节。故事将细节、人物和事件整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整体。故事讲述了一个特定的观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聆听一个故事,等于短暂地间接与描述者分享他的视觉。
用不同的视觉看问题,会引起截然不同的行动。因此,通过讲述故事,与倾听者建立感情链接,让别人穿上你的鞋子出门走一趟,有助于提高辨认情绪的敏感性,增加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力,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好故事帮助人们理解事实的意义,事实只有具备了意义,才能产生影响力。
《故事思维》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的配偶有纠正你的语法错误的习惯,因为他的父亲是英语教授,从小就爱纠正他的语法错误,这已经成了他无意思的行为。这时,如果你在他指出你的语法错误时生气、让他不要再这么做,或者崩溃大哭,这种沟通方式是无效的。因为在他看来,有语法错误当然要纠正。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
但是,如果你对他说,在上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纠正你的语法错误,让你出丑,让你感到自己愚蠢无比。听了你的故事,你的配偶就能换个视觉,从你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
这也是高情商的人常说的,“对错不重要,情感才重要”。
如果人们不首先处理非理性(情感)问题,强调理性的决策,结果注定失败。当你的真实目标是去影响行为,过分专注于一个事件(决策)缺乏远见——情感是且永远是最核心的因素。
作者在书中列出了6大故事类型,并按照故事的定义、力量、意义、讲故事的技巧与心理、影响与聆听、案例等逻辑一一推进。
当然,这本书也不是没有瑕疵。和我惯常阅读的职场操作手册不同,这本书的逻辑演化线有些散漫漫长,书的内容略显不够紧凑,阅读者需要从不同章节中提取散落的知识点。
虽然有些内容消化不易(对于一个习惯于关注事实的人来说,理解何为所谓真相就是你相信的故事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本书对于缺乏感性思维的人来说know what大于know how to do,但是不断地了解新事物,开拓知识领域才是阅读的意义吧?
毕竟,作为一个低情商的人,我也很绝望啊!
BY:睡到自然醒
工作8小时、睡眠8小时
剩下8小时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