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本课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我们看到过的地形。二是观察地形图。
一、我们看到过的地形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学生的经历和图片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常见的地形特点,包括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等。本课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问题1:学生说到沙漠是地形,是否正确?地形的准确概念是什么?
反思1:教材和教参中都没有提到沙漠,只总结了常见的地形有盆地、丘陵、高原、平原、峡谷等最常见的地形。我个人认为沙漠不是地形,而是一种地貌,很多种地形中都有可能会出现沙漠地貌。
问题2:如果地形是反应地面高低起伏的,为什么教参中明确提出“湖泊”是一种地形呢?还是说湖泊是一种地貌。“地形”与“地貌”这两个词是否有区别?地形就等同于地貌吗?(这一点不是很懂,欢迎大家讨论)
二、观察地形图
本环节通过中国地形图,分析中国的地形特点,认识世界地形特点。
2020-11-9日补:
在看了小组内成员点评后,我又继续反思,觉得我这样的分析好像不怎么有说服力,于是我去查资料。首先看了百度,有的说沙漠是地形,有的说地貌,反正答案不一。想来想去,哪里的资料才更有说服力,后来找了中科院的官方网站。请大家点击链接中国地貌。
在这里的科普文章里,有明确说出沙漠是一种地貌。
整篇文章并没有把地形和地貌分别而言,好像地形和地貌是同一个概念。后来,我又翻了“教师用书P111的参考资料”,里面明确提出:“地表形态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从形态上主要分为陆地地貌形态和海底地貌形态,从成因上可以分为内力为主和外力为主的地貌形态”。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地形地貌是同一个概念。所以,学生提出的沙漠、洞穴、火山也是地形地貌,但不是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一)陆地地貌形态
主要分为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等。山地地貌包括山岭和谷底,高出平地之上具有顶、坡、麓(指山坡和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地表形态叫做山,山顶叫做峰。呈长条状绵延的山叫做岭,山岭顶部叫做山脊。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山岭系统叫做山脉。一条山脉可以包括许多大致平行的山岭及其间的谷底。
(二)海底地貌形态
海底地貌可以划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
大陆架:大陆壳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构造上是大陆的组成部分。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向深海盆地过渡的的斜坡。
大洋底:海洋底部主体部分。
所以,我们教材中其实没有讲到海底地貌形态,主要讲到的是陆地地貌形态。
本课教训三点:
1.百度不可靠。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地形和地貌不是同一个概念,而且百度上很多地方的表述也表面地形地貌不是同一概念,混淆了认知。。
2.不要轻易下结论
自己认为沙漠不是地形,一定要经过深思和资料查证后再做定论。
3.教参的资料库值得一读
我发现教参中每个单元后面的参考资料真的很有必要认真阅读,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更轻松的面对孩子们的各种疑问,积累我们的知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