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我和妈妈早早地起来,出门逛街。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看一看,哈尔滨市的铁路桥。这座百年老铁路桥,已经成为一座仅供市民通行和人们浏览的地标性建筑。
我为更加详细地了解这座铁路桥,我特意上网百度了一下。
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1896年,沙俄取得了在我国修筑中东铁路的权利。于1898年开始测量、设计、修筑松花江铁路大桥。190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建桥时铺设的铁轨是当时世界上最新型的铁轨,每米32公斤。通车后,桥上轨距随滨洲铁路多次发生改动。1935年3月,日伪收买中东铁路后,于1936年8月1日将宽轨改成准轨。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攻东北,因军事运输需要,又将准轨改为宽轨。1946年4月,前苏联红军撤退回国,东北民主联军接管滨洲线,又将宽轨改为准轨。大桥共19孔,宽7.2米,全长1015.15米。桥墩为石膏白灰浆砌石,花岗岩石镶面。负责大桥施工的是工程师阿列克谢罗夫,并招募来350名专业沉箱工人,从事桥墩基础沉箱施工。18个桥墩上的桥桁梁是波兰华沙铁工厂制造,从俄国敖德萨港运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经乌苏里铁路运抵伊曼港,再装船顺乌苏里江而下,溯黑龙江、松花江运到建桥工地,在现场拼装架设。新中国成立后的1962年7月,由东北铁路工程局设计并进行该桥梁的加固工程,全部抽换8孔76.8米钢桁梁,加设两侧人行道,加固11孔33.5米钢桁梁,铲除17号桥墩身,9号桥墩用混凝土加固。这座大桥见证了中东铁路的通车,见证了哈尔滨的历史,也见证了哈尔滨由几个渔夫猎户居住的村屯迅速发展为远东文化经济贸易中心的重要城市的过程,同时也是哈市道里、道外两区的分界桥。如今这座大桥已经走过了110多个寒暑,已经成为哈尔滨的一个人文旅游观光点,也成为无数青年男女的爱情圣地,桥上布满了同心锁,写满了爱的誓言,有人说在长城找不到一块没写过字的砖,同样,这座桥也几乎找不到一处没写过爱的誓言的钢梁。大桥旁不远处是新的滨州铁路桥工地,预计两年后建成通车,届时,这座桥将退役,专门用来作旅游观光。
上面那段文字,是2013年在一篇微博上发表的。如今,在文章结尾处提到的那座新的滨州铁路桥已经通车2年。新建“松花江特大桥”从2010年9月正式开始施工,全长3460.58米,2014年12月10日,哈尔滨松花江特大桥普速线正式投用,标志着滨洲线哈尔滨北站至哈尔滨站间恢复通车。
当我们走在台阶上,心中似乎感觉到每一级阶梯都有一个故事,都在讲述着布耐人寻味的回忆。每一步都变得沉重起来。是啊~1900年,至今已经116年的历史,它见证了哈尔滨的进步与发展,“百年老桥”又怎是一个称号而已?
走上桥面,中间的铁轨被一块块厚厚的玻璃砖铺平,从玻璃上面看向下面的铁轨,很有味道,也很有艺术气息。桥上合影留念的人每天都很多,游客们与百年老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将永远定格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