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两个礼拜是学习,那这个礼拜就更偏向于实践了。星期五上午汇报课题报告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哇,这个真的是我们小组做的吗?”,尽管里面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地方并不完美,但于我们小组而言,还是会有一种自豪感。与其说这种自豪感是沾沾自喜,或是那种感动自己的自我满足感,倒不如说是我们一两个礼拜产出的不愧感。两个多礼拜的时间,我们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
惠州一行,相信对我们的影响绝不是只有培训的这一个月,而是未来职业生涯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去形容,那就非“感恩”莫属了,感恩黄经理,感恩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们。成长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离别之际,黄经理说我们有了改变,这种被偶像认可的感觉真的太美好了。
成长是最好的礼物
在撰写报告的时候,我们请教了很多的领导和其他的前辈,也搜集了很多的资料,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请教之余,我也仔细想了一下,是什么让他们走得这么远,不管是思考的深度还是广度,或是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和理解,都远比我们想的要透彻。后来明白了,原来成长的来源还是在于一天天的积累和沉淀。拿写报告来说,我们绞尽脑汁地讨论了很久,还是越来越迷茫,但通过黄经理的指点和提示,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切入点。每次我们问黄经理一个问题的时候,她思考十秒左右,马上就可以给到一个非常实在又完美的答案。
我们刚到惠州的时候,黄经理说除了财务和一些特别专业的领域外其他的她基本都能胜任,其实一开始自己是不太相信的,但现在,我是非常笃定去相信的。这份自信的来源应该和黄经理这些年来的积累和成长是分不开的吧。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努力别人可能看不见,但积累的改变别人肯定能看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以后很长的职业生涯里,希望自己可以向优秀的榜样看齐,慢慢学习,慢慢积累,慢慢沉淀。
数据重要,但引用方式更重要
这一周里,我们对数据的看法可谓是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最初,我们的跑盘表里全是数据,而且全是一些我们自认为很有用的数据。第一次汇报报告的时候,我们是没有数据的,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在跑盘过程中搜集的那些数据都是没有用的。到中期汇报的时候,我们的数据又多了,也自以为堆叠地非常不错,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我们觉得这次的数据肯定是更加有说服力的,因为这都是我们从权威网站、各类年报等资料中自己挖掘的。最终汇报的时候,我们的数据没那么多了,有了一定的筛选和归类。
就我们引用这些数据来看,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看法:
1.撰写报告必须以客观的数据做支撑,再加上主观的陈述。只有主观的陈述不能让人信服,只有客观的数据吸引不了观众的兴趣,必须两者相结合。
2.搜集数据及其他资料的时候,要善于从各个方面各个途径去发掘。对数据的采用有时候需要落到局部上,特别是一些很能反映某部分特征的数据,而且一定要注意避免数据的冲突性。
3.有效搜集信息和过滤信息的能力很重要,有时候甚至比创作本身更重要。
4.一个好的报告的最终呈现需要经过很多经验的沉淀,不仅是数据和主观的臆断,更重要的是一个精准的观点和一个有思维导向的维度。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快要离开惠州的时候,很明显地感觉到了大家的不舍,这十几天里,有心酸,但更多的还是欢笑,这份笑颜里包括收获,包括成长,还包括对黄经理和其他领导的敬佩。相信黄经理对我们的言传身教,我们学到了,惠州一行,收获满满,改变也在慢慢进行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就自己慢慢地成长,吸引更多的人们在桃树、李树下驻足,开枝散叶,将芬芳传给更多的人。回到一开始说的,对黄经理等导师们,我们想说的远远不止一句“感恩”,相信最好的感恩就是我们一直在成长,而你们也一直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