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把工作任务进行分类,把它们划分到不同的象限里,然后再按照紧急和重要程度处理。要把20%的时间投入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中,完成80%的要事,剩下的时间再考虑处理第三象限的事情,如果还有时间,再考虑那些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
❤️短跑理论就是我们在短跑时,如果感觉体能快耗尽,要快速地让自己跑起来,感觉快要跑不动时,给自己一点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
❤️短跑理论的本质,是指每个人专注解决问题的状态都是可以持续的,就像电动车的电池一样,即使用光了,还可以给它充上电,让它继续工作。短跑理论的原理,在于通过自身精神激励的重复性冲刺,最终固化内在的行为习惯。
❤️短跑理论是帮助我们改善注意力、提高效率的好方法,使用方法很简单,大致可分为以下3步。
选定目标:选择平时很想做,但因为缺乏意志力而没有做成的事情。比如说,强制自己每天6点钟起床,每天慢步30分钟等。
制订计划:当一种行为或者想法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所以计划的执行时间不能少于21天。
暗示巩固:每次完成预定目标后,暗示自己下次时间可以稍长点,或者强度可以加大一点点。比如,刚开始健身30分钟,完成后暗示自己下一次坚持35分钟,再下一次坚持40分钟……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每天进行长时间的锻炼已经成为习惯,不需要刻意坚持。
❤️短跑理论实施起来有两个关键因素要注意,就是刚开始要保持一定的频次和质量,并且每一次的目标完成程度要高于前一次。初次高频次的重复是为了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每次有效完成并且完成程度超过前一次,是为了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久而久之,我们的收获会比初期大很多。
❤️坚持短跑理论的好处在于,通过每天重复做,且每次多做一点,可以在计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形成比原计划多做一点点的习惯,久而久之,量变引发质变,你的工作和生活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做出的著名论断,他认为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从墨菲定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容易犯错是人与生俱来的弱点,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多么高明,有些不幸的事情总会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想得周到、全面规划。如果不幸或者损失真的发生,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认真总结经验,尽量弥补错误,而不是试图忽略或掩盖事实。
❤️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很多问题或者原因,如果只是简单地对待,不去深入探索、谨慎分析和周密计划,很可能把事情搞砸。所以,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并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判断事情发展的趋势,尽量减少小概率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