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描写技法之三:概说铺衬,纵横拓展

概说铺衬,纵横拓展,就是在主要人物出场之前,为其概说有关背景、根源、缘由,以构成铺垫衬托的文字,实际上,是为主角出场准备条件,造成声势,渲染气氛,提供环境。内容上多涉及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两个方面,或二者兼收并用,或根据需要而有所侧重,从而将有关材料尽可能地拓宽展开,形成大手笔,大环境,大画面,大原因,大背景,给人以粗线条、粗轮廓的形象。

这种方法所用的文字,相对于全文来说,一般比较简略,概述性多,跳跃性大,因为它是为主角出场服务的,写多了,就喧宾夺主了,例如李元岁的小说《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就采用了这种技法:

县机关修建了一个澡堂,解决了全机关近200名职工的洗澡问题。这本属好事。可随之而来发现一个令人挠头的事情——据不完全统计,自澡堂修建以来,每年要买近300双拖鞋。尽管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拖鞋照样丢!于是职工们因为洗完澡穿不着拖鞋而破口大骂,骂偷拖鞋的不得好死;骂后勤科人死光了不买拖鞋;骂县政府快要倒塌了……就这样,后勤科的老汪科长在骂声中退居二线了。

这段文字出自小说的开头,比较简括,纵向涉及几年,横向跨涉几个地点,时间长,空间大,人物多。叙事杂,摆出了现象,提出了问题,造成悬念,令人关注,与下文内容构成对比,为主要人物小王科长的出场,作了有力扎实的铺垫,从而突出和歌颂了小王的改革精神。如果直接来写小王科长,没有开头的这段交代,就会失去衬字,失去铺垫,失去小王科长应运而生的原因,他的形象就不会这样丰富,改革就无坚实的充分的缘由,就会大大影响作品的说服力和艺术效果。

这种侧面技法一般用在写人方面,其位置,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比较明显;表达上以记叙为主,并含有一定的说明成分,交代客观,平实自然,给人以总体的大概的印象,并产生一定的悬扣,造成蓄势。运用这种技法,要解决好两个关系:一是大内容与少文字的关系,要用简明的文字、凝练的笔触,来表现广泛的内容、阔大的背景和众多的事物。这就要求宜短不宜长,描写宜粗不宜细,过渡宜快不宜慢,段落宜少不宜多。二是侧面铺衬与正面表现的关系,所铺文字必须与下文描写主角的文字有直接联系,或因果,或衬比,或延伸,不可因内容、背景丰富广大深远,就任意用笔,毫不讲究,要防其游离于主题和主角之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