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是一篇小说,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故乡》。小说的任务是什么?简而言之:塑造人物。小说的人物通过什么来塑造?同样简而言之:通过故事、情节、细节、动作、外貌、表情、对话、心理、环境等等。
小说《少年闰土》,主要塑造了少年闰土。这个小说人物形象,在鲁迅先生塑造的小说形象中是唯一的,在学生接触过的小说形象中是独特的。
少年闰土,有一种陌生感——塑造得好,才有陌生感。反之,就是千人一面。为什么闰土是“唯一”“独特”的?或者说,具有“陌生感”的闰土,是从哪里来的?
因为塑造人物的故事是新鲜的;因为塑造人物的动作是新鲜的;因为塑造人物的场景是新鲜的;因为塑造人物的外貌是新鲜的……
故事是新鲜的。以看瓜刺猹、雪地捕鸟的故事为例: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这些稀奇的、惊险的、美妙的故事,都是“我”所“并不知道的”“素不知道的”,也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故事新鲜,故事才有悬念,才有吸引力;有多个新鲜的故事,才能有选择,择其最精彩的;新鲜的、精彩的故事,是为塑造“这一个”人物服务的。
这样的故事,需要精心组织。
鲁迅先生是组织故事的高手。
动作是新鲜的。还是以雪地捕鸟的故事为例: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动作靠动词呈现。动词越多,动作越细;动词越准确,动作越生动;动词越传神,动作越难忘。靠动词推进故事,场面有动感,故事有画面,让人身临其境。
这段文字里的动词,还具备一种说明文性质的可操作性。如果按照上面的说明演示,是可以捕到鸟的。
鲁迅先生的小说,画面感都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动词用得多,动词用得准确。
举小说《孔乙己》中的一个例子:“排”出九文大钱。再举小说《药》中的一个例子: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
场景是新鲜的。以开头第1自然段为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
时间:半夜。
地点:海边,沙地,西瓜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还有三种“隐藏”的颜色,一种来自沙滩,一种来自银圈,一种来自钢叉。
美好而神秘的环境、富有童话色彩的氛围,少年闰土在这样的场景里活动,故事在这样的场景里展开。
外貌是新鲜的。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鲁迅先生写闰土,没有采用细细刻画,而是粗粗勾勒,并且在不经意间运用了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
写人物肖像,要抓住特征。“紫色的圆脸”“小毡帽”“银项圈”,写闰土足够了。
正如“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写“豆腐西施”杨二嫂,足够了。
名字是新鲜的。小说《少年闰土》,主人公无疑是闰土。“闰土”的由来,文中有交代:“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好像确有其事,其实是小说笔法。
闰土是地道的乡下少年。乡下少年的名字,常见的是“狗蛋”“狗剩”“拴住”,以出生次序为名“老大”“老二”“老三”更是常事。
但是,鲁迅先生要给这个乡下少年正经取名:闰土。这个名字,既只属于乡下少年,也从普通的乡下少年的名字中脱颖而出。
鲁迅先生是取名字的高手:尖刻的“豆腐西施”,守旧的“九斤老太”,读书的“孔乙己”,可怜的“祥林嫂”,麻木的“华老栓”,等等。这些名字,与主人的身份、机遇、命运相贴切,既是神来之笔,却又仿佛信手拈来。
甚至鸟都是新鲜的: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新鲜的材料,只有一个指向:塑造陌生的人物。
于是,读罢小说《少年闰土》,一个顽皮、勇敢、害羞、被宝贝着、热情、见多识广、可爱的乡村少年,跃然纸上。
但是,“顽皮、勇敢、害羞、被宝贝着、热情、见多识广、可爱的乡村少年”的结论,不是鲁迅先生说的,是我们读后体会到的。
讲故事、写人物,作者永远不要跳出来说“意义”“目的”。
正如一个高明的厨师,不会自己跑到桌边,指着菜对客人说怎么好。“好!”是客人在品尝后真心实意、不由自主说出来的。
少年闰土,栩栩如生。
(节选自《新鲜的材料 陌生的人物——六上<少年闰土>教学设计随想》,原文作者: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