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好,更可以坏|无阅读不生活D5

文|过云雨

阅读:《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好与坏


随意点进老师专栏的一章,被题目“你可以好,也可以坏”吸引住了。

文章讲的主要是,人可以有好的一面,也可以有坏的一面。不要把人逼到既不可以好的一面,也不可以坏的一面。

前文以一个电影故事开头,讲了张三丰打了灭绝师太一耳光,因为灭绝师太打了殷素素,并扣押她的倚天剑。

这种形象与传统小说,电视里的“大慈大悲”形象完全相反,却让人大快人心。

因为故事里的人物,好人都是戴着光环,必须是“大慈大悲”的形象,就算被误解、受委屈,都是要打碎牙活血吞,对坏人一再包容。

每当这时,坐在电视里前的自己,总会恨得牙痒痒,想要帮主人翁“报仇”,也让恶人有恶报。

其实做好人可以,但是一味地退让,让自己受委屈,我就觉得没必要了,这人活得还有什么生命力可言?

我反而喜欢那种“敢以恶治恶”的人物形象,他能让人觉得更真实,不虚假,不违背自己的内心,活出生命该有的色彩。

小时候难免会被家长教育,你不可以撒谎,但一旦犯错时说了真话,又会被教训,这就陷入了“你不可以A,也不可以-A”的矛盾境况里。

这时难免会想,我究竟该说真话,还是假话呢?

面对最亲的人,都说要真诚,但是真诚并不代表实话实说。

有些事不想让家长担心,你可以说善意的谎言。

只要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那说谎,不说谎都没差别了。

以前要求自己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人,说不得一点谎言,但其实内心深处,总会冒出很多不被认可的“邪恶想法”,能不能不说实话?

以前会觉得交往要真沉,什么都要据实以告。

现在觉得只要是自己不想说,那就“无可奉告”,不要以一个谎言再去掩盖另一个谎言。

谎言只要不是伤害到别人的事,其实不要内耗于要不要说。

越长大,越觉得“做好人”成本代价太高了,我不喜欢做好人,做好人意味着逆来顺受。

我喜欢做坏人,觉得敢爱敢恨才是最有生命色彩的人。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应不应该,如果他伤害了你,哪怕是父母,你也可以恨他们,别再给自己任何借口,没有他们哪来的我,“天下午不是的父母”,这都太扯了。

如果没有他们带来的那么多童年伤害,哪有现在千疮百孔的我们?

我讨厌一味地顺从父母,说他们当年多么苦,才导致现在如此对待我们,我们比当年他们那辈强多了。

比较是不能化解伤害和痛苦,强逼着自己说爱他们,确实违背了内心。

我只能说我恨透了他们,带给我一个不完整的家,从小感受不到任何温暖,也得不到任何鼓励,总活在羡慕别人家幸福和谐的简单生活。

我允许自己做“坏孩子”,说出大逆不道的话,也说出多年的怨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忧伤是一层厚厚的阴影 穿过了时光漫向了远方 潮湿的心情像阳关 ...
    露兮LX阅读 1,508评论 0 1
  • 学习力等于竞争力! 人生三件大事:生,死,成长! 生,死,我们决定不了! 成长我们却可以掌控!成长...
    彪哥文集阅读 4,858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