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身为“金陵十二钗”第一首判词中的女子,她的独特之处,是显而易见的,而最为独特的地方,就是她的真性情。
宝钗刚进贾府,因为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所以得了不少人心,不少人对她的评价是有涵养,心地宽大,就连小丫头都乐意和她玩。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周围人对一个人的评价太高,就会给当事人带来无尽的麻烦和苦恼。因为他们会把你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和这个评价直接挂钩,就像一个人是尖子生,他就不能偶尔考低分,一个人很乖,他就不能有脾气,一个人很幽默,他就必须随时随地讲笑话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一个人心地善良,就必须理所当然,无怨无悔地付出。一旦他们认为你的言行和评价不太相符的时候,就会送你一顶顶“浪得虚名”,“虚伪”等各种各样苛责嘲讽的帽子。甚至有些人会故意针对这些评价给你使绊子,让你难堪,让你有气无处使,这样在一旁的他们看着就心满意足。相信生活中不少人也或多或少遇到过这种情况。宝钗也不例外,且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
在《红楼梦》第三十回中,一向对女性爱护有加的宝玉居然将宝钗和杨贵妃相比,想想杨贵妃是何许人也,他能对宝钗说出这般不相宜的话来,想必也是平日里宝钗心地宽大,就算有时他的说的话有些不妥,并没有太过介意,于是他也从来没有反省,导致今天他对宝钗说出这般严重的话来。
面对宝玉的口不择言,宝钗心中发怒。大庭广众,她没有选择为了维护心地宽大的形象而忍气吞声,而是义正严辞反驳宝玉,“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丫头靛儿不见了扇子,硬是说宝钗藏了她的扇子。她一个小丫头,敢当着所有人的面这样对宝钗,想必也是因为宝钗平日里对她们太过温和宽厚所致,连扇子不见了也找她要。宝钗面对她的不知轻重,再次反击,指着她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一向随分从时,有涵养的宝姑娘居然变得言语犀利起来,这可让大家始料未及,宝玉被她说得不好意思,急着回身和别人搭讪,小丫头靛儿赶紧跑了。
事情到了这里,本来可以告一段落。偏偏黛玉见宝玉奚落了宝钗,遂了心意,又来凑热闹,带着得意之态笑问:“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看出她的心思,故意不动声色道:“我看得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老毛病又犯了,笑道:“姐姐博古通今,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什么叫’负荆请罪’。”一句话未说了,宝玉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宝玉,黛玉这下尝到了被人当众奚落的滋味了吧。
事以至此,王熙凤赶紧出来打圆场。宝钗再欲说话,见宝玉十分羞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他们三人中,宝玉代表贾府的主子,黛玉代表贾府的贵宾,小丫头靛儿代表贾府的下人。 宝钗身为贾府的客人,同一时间遭到贾府三种身份的人的有心无意的刁难,她没有委曲求全,而是巧妙回击,既保住了自己的尊严,也让那些对自己不敬的人得到了教训。短短几百字,将她的思维之敏捷展现得淋漓尽致。
贾府不是一个与人为善,人人就为善的地方。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向众人“敲”出了自己的底线,我是有涵养,心地宽大,但是不见得就可以被人随意地奚落和玩笑,把别人的涵养当软弱是愚蠢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主子也好,贵宾也好,下人也好,如果你们不懂得尊重我,故意给我难堪,看我的笑话,那我也不会再忍让,我会给予干脆利落的反击,让你们自取其辱,不敢再造次。而她在最后的一笑收住,正是她有涵养,心地宽大的表现。
这就是薛宝钗,有涵养而又带着锋芒的薛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