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4.19 游必有方
游必有方,出自《论语》里仁第四篇第十九章4.19,原文如下,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孔子说:如果父母健在,就不要远游。实在要远游,一定要有个方位(能让父母知道)。
这段话是讲做子女如何尽孝。父母健在,不远游,一个是不会让父母牵挂担心,另一个是做子女的可以方便照顾父母,如有什么情况可以及时为父母分忧解难。以前出门远游是件大事,主要是交通不方便路上不安全,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风险性大,不象今天有飞机高铁,一日千里,安全快捷,所以子女出门在外,总是会让父母担忧,牵肠挂肚。所以出门在外,一定要及时告知路上的情况,到达目的地,要马上告知父母有关情况,以前主要是靠写信。今天通信就很方便了,打个电话,至少发个短信、微信。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读这段话,应体会古人的孝道,不是说父母在,就不可以远游,而是说要与时俱进,无论你游到哪,都要及时告诉父母,报个平安,告诉父母你在哪里,不要让父母担心。
过去游主要指游学、宦游。当代的“游”有更多的形式与内容,不一定是做官宦游,也可指到外地就业工作。就工作而言,如果不是回家乡工作,能在父母身边,而是要在外地,就一定要告诉父母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及工作情况。长期不能回老家探望父母的,最好能接父母在一起生活,方便赡养照顾。其实自己做什么工作,或转换别的工作,也有必要好好跟自己父母商量商量。毕竟父母是过来人,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当然凡事也不要绝对,尤其是今天社会日新月异,父母常有落伍未知的地方,但这不是可以成为不告诉的理由,而是要学会耐心地与父母沟通,尽量能得到父母的理解与支持。绝大部分的中国父母总是最关心子女的利益,总是子女最后的港湾和最强的后盾。
正如上述所言,游必有方的“方”首先是指方位、方向、位置、处所。其次,这里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指方法原则。也就是无论父母在不在,游都要有方法,这样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一定不能没了方向方法,到处乱游,那样会很危险,也不是自己父母想看到的。许多失踪案件,就是因为游而无方造成的。即使父母都不在了,也要游必有方,不说上天有灵,父母可能还会在天上看着你,你也要对自己负责,对老婆孩子负责。今天说游必有方,做到安全第一,即使父母不在,你也要跟老婆孩子或亲人朋友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