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要讲一下食物营养总论,在讲每一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对这个食物营养价值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理解?在我们这门课里,要给大家讲这么几方面的问题,一个就是什么叫做食品营养。食品营养这个概念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正确的理解?那么在了解食品营养的时候,我们还要了解哪一些相关的重要概念,要是不理解,我们可能就没有办法去选择哪个食物的营养好,哪个食物的营养不好。最后我们说一下食物应该是怎么样去分类。
本课的学习目标,希望让大家了解一下食物的营养成分,它是不是一个绝对的数据,应该怎么样去了解?大家传说这个实物特别有营养,那个实物好像营养不好,我们应该从什么的角度来进行理解,食物营养素密度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还有很多食物禁忌,所涉及到的一些抗营养因素,我们又该怎么样,正确的去认识,在补充某一个营养素的时候,我们还要了解一下食物当中营养素的生物有效性,最后就是简介一下各类食品是怎么分类的。
我们就先从食物营养的这个基本概念开始,可能大家都讲了很多年食物,但是什么叫做食物呢?它需要有几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从嘴里吃进去,它要有一个感官特性,而不是一个药片儿,要含有至少一种的营养素,而且要保持一个可接受的,符合法规的范围的食品安全的特性。很多人还听说食物具有生理调节作用,保健作用,是的,但是这不是食物必须的功能,它是一个高级的功能,我们说食品这个词的时候,通常我们是强调了它作为一个人类劳动的产品,具有一些商品属性这样的特质这样的特点。
食物的成分大家都已经学过了,其实基本成分就是那么几种,特别大量的一个成分,在天然食品里边,还有一些营养素,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质,还有非营养素的保健成分,也在我们本科的讨论范围里边,此外还有一些感官相关的成分,什么色香味这些污染成分。这些就不在本课的讨论范围当中,我们讨论食物的营养价值,首先是强调它能够为人体提供必需营养素的这样的一个功能。这些营养素到底提供的数量是多少呢?比例是什么样呢?这是我们本课特别要关注。
但同时食物还有保健的价值,它对于我们预防疾病,保持一个良好的生理状态也是有巨大贡献的,这里边可能包括了还有保健的价值,对于我们预防疾病,保持一个良好的生理状态也是有巨大贡献的。这里边可能包括了一些非营养素的成分所起的作用,也包括了食物的物理结构所带来的一些作用。
我们说广义的食物营养价值,大家所关注的营养价值,实际上是综合了以上两方面的概念,要想查询食物当中的营养素,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最简单的就是食物成分表,我们最近又新出了最新版的中国食物成分表,很多国家也有食物营养的数据库可以供我们去查询,如果这两方面都找不着的数据,你就得从浩如烟海的科学文献当中去查,看看有没有人做了相关的一些研究去找它的数据。
如果你找到了数据,是不是就代表你了解了这个食物的营养价值呢?是不一定的,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深入的了解,第一就是什么营养素比较重要。平常我们说一种食物有营养,一般都是说什么呢?是说你所需要的那些营养素,你所特别短缺的那些营养素,这个食品里恰巧含量高,我们对它就要高看一眼,因为每一种食物当中都存在着多种营养素,天然食物一般是几十种营养成分。
哪种都是必须的,怎么办?首先你这个生理状态需要什么?其次你现在的膳食搭配当中缺什么,最缺什么就是最重要,所以说对营养素的评价是要与时俱进的,在几十年前我们最缺的可能是蛋白质,脂肪也挺缺,但是现在这两药物不是最缺了,可能我们现在发现,这个钙好像供应不太够,一些B族维生素不太够,这些营养素的地位可能就提高了,含量高,我们就说它有营养。
对于一种食物的营养素含量,我们也不能说仅仅靠一个食物成分表,因为毕竟影响食物营养素含量的因素太多了,比如说同样是苹果有好多品种,不同产地,有不同的成熟度,放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储藏方式,甚至还有很多食物,要经过加工空调,那么这一处理都会改变它的营养价值,所以说食物成分表当中的数据,它是一个代表值,一个参考值,但不是一个绝对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例子,这是一篇国内发表的研究,他比较了十种猕猴桃的成分的差异,我们会看到同样一个品种海沃德,它在国外生产出来和在国内种出来,数据就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品种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说猕猴桃,它的维生素C是不是全是100毫克每100克,还是200每100克,不一定,要看你吃的具体是哪种猕猴桃,但是大体而言,猴桃是一个VC丰富的食物,这点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然后我们看一下食物营养的一些特别重要的概念,第一个就是营养素密度。这个概念,它是不仅仅考虑到这个食物的营养素的含量,还要考虑同时它含有多少能量,或者热量或者卡路里,我们想获得某一种微量的营养素,但是我们同时又获得了过多的热量,这个对身体显而易见,不是非常好,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控制体重的,需要预防慢性疾病的人。
在现在这个体力活动量越来越少的时代里,人们的每日膳食能量的供应的总量,是往下调的一个趋势,但是我们需要的能量少了,其他营养素特别是当营养素一种都不能少,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的提升食物的营养素密度,比如说一个人患了高血压,医生说你吃一个高钾的,要大力的提升食物的营养素密度
比如说一个人患了高血压,医生说,你吃一个高钾的膳食吧,一天你要吃到3600毫克的钾,然后你一听医生说,这个香蕉钾非常多,然后吃了一根儿香蕉,又一根儿香蕉,又一根儿香蕉,最后你发现,怎么样?发现你长胖,因为摄入热量过高了,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应该在每一类食物当中都选密度比较高的,加在一起,你的热量并不会超。
但是你的钾吃够还有一种方法,是计算食物的营养质量指数,这个方式跟前面我们说的营养素密度相比,稍微复杂一些,营养素密度,你在超市里对各种食品,你还可以看这个数据,选这个指标我们就没办法选了,所以这个是给内行人看,老百姓可以优先选前一个指标。
第二个重要概念就是抗营养因素。我们经常会听到什么跟什么不能一起吃,什么跟什么吃影响什么营养素的吸收,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讨论这个抗营养因素,它是会影响到一种或者多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的这么一些成分,比如说像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草酸、单宁,还有像一些致甲状腺肿的因素。
那么,这些因素是广泛地存在于食物当中的,主要是一些植物性的食品,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菠菜里有草酸,只有大豆里有植酸,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因为你知道的太少,实际上所有种子类的食物就没有不含植酸,只是一个多少的区别,那么各种蔬菜水果,甚至一些种子类的食物也没有不含草酸的,也是一个量的差异。
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它?就是说,你要根据你自己的生理状态和营养状态来使用,或者说利用这些抗氧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同时还有保健作用,比如说植酸抗氧化的作用很好,单宁的作用也很好,卖一只鸡、鸭,植酸,单宁草酸,它们都是可以延缓消化酶的作用,然后就是控制你的血糖,血脂上升,甚至对于预防癌症都是有一定作用,比如说像硫甙类的物质,所以说只要你用好了,它是一个健康促进的因素,但是如果说你是一个消化不良的状态,营养不良的状态,你应该暂时少吃这些东西,那么你的消化吸收的能力可以得到一些改善。
刚才说到了抗氧素,就涉及到了一个食物当中的营养素,是不是都能够100%被高效利用,由于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所以像一些植物性的铁,植物性的锌,它的利用率就是比较低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促进吸收的因素来加以改善,比如说我们多吃一些VC,就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利用,所以说我们在考虑这个食物中铁的时候,就不能只考虑一个含量数据,还要考虑它有什么存在形式,是非血红素铁,还是血红素铁的食物当中有没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含量多少?有没有一些促进吸收的因子?然后综合评价这种食物,它对于补充这种营养素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要想提高营养素的生物有效性,我们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我们加工的方式,烹调的方式,发芽还是发酵,甚至一些食物之间的配合,比如我们吃了铁,我们多吃一些富含VC的食物,我们可以改善一下消化吸收功能,或者把食物做的更容易消化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提高营养素的生物有效性好那。
那我们就说一下食物的分类方式,天然食物我们是按照它的来源或者植物学的一些性质来分的,比如说谷类、豆类、坚果、油籽,这些都是植物的种子,他们给下一代发芽生长,所储存的那些营养物质被我们人所利用,又比如薯类,它是植物的储存的器官,根茎类的,我们也是把那些能发芽,能够在土里长出来一个新植物这样的营养储存的器官给吃掉了。
那么蔬菜类和水果类,它们是一些高水分的组织,也是植物性的,然后鱼、肉、蛋、奶这些食物,它们是动物的组织,我们把它分为乳类、蛋类、肉类和水产类,那么肉类为什么要分类呢?是因为每一类天然的食物,它们在营养素的组成方面是有共性的,与其记一种不如记一类的共同特点。这些类别之间有一些可以相互替代,有一些甚至是没有办法相互替代的,所以我们应该在一天的饮食当中,或者说在一段时间的饮食当中,把类别吃的更加齐全一些。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日常有很多烹调加工的分类,比如说这个是凉菜,那个是热菜,这个是主食,这个是一个点心,那边儿是一个罐头等等,它们的这些分类都是根据生产加工烹调的工艺而定的,或者是根据什么时候吃,我可以作为零食,还是可以作为主食来定的,跟营养价值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说我们营养学的食物分类,我们是注重它的营养素构成特征来进行分类的,而不是按照口感、外形这些特征来进行分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