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佩工作日志3.8
今天晚上老公有时间,带着孩子们二刷了《哪吒魔童闹海》,比起第一遍看的新鲜感,第二遍看更多的是对电影的思考。
《哪吒魔童闹海》作为一部现象级动画电影,不仅以其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以其对亲子关系的细腻刻画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二刷这部电影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思考。
1. 接纳与理解:教育的起点
哪吒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与理解。李靖夫妇面对“魔丸”转世的哪吒,没有选择放弃或压制,而是用爱与包容为他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殷夫人的“充电拥抱”和李靖的默默守护,正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在教育中,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是第一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教师和家长应像园丁一样,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土壤,而不是用“木匠”的方式将他们修剪成统一的模样。
2. 放手与信任:成长的必经之路
敖丙的故事则让我们看到“放手”的重要性。龙王敖光最初将家族的期望强加于敖丙,导致他内心压抑甚至走向极端。直到最后,敖光选择放手,敖丙才真正找到了自我。
在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学会适时放手,给予孩子探索和试错的空间。正如太乙真人用山河社稷图引导哪吒看世界,我们也要为孩子提供广阔的视野,让他们在尝试中学会独立与担当。
3. 榜样与引导:教育的核心力量
李靖的正义形象和殷夫人的坚韧品格,深深影响了哪吒的成长。父母和教师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李靖夫妇通过自身的行动,向哪吒传递了责任与勇气的价值观。
在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用行动诠释什么是正直、善良和坚持。同时,我们也要像太乙真人一样,用智慧引导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而不是用权威压制他们的个性。
4. 共同成长:教育的终极目标
哪吒与父母的互动让我们看到,教育不仅是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修行。李靖夫妇在与哪吒的相处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最终实现了亲子关系的升华。
教师和家长应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们在引导孩子的同时,也要从他们身上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世界、接纳自我。正如电影中所说:“最好的爱不是将孩子雕琢成我们期望的样子,而是让他们活成有温度、自由、幸福的人。”
《哪吒魔童闹海》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动画电影,更是一部关于教育的启示录。它让我们看到,教育的本质是爱与成长,是接纳与放手,是榜样与引导。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以更开放的心态、更智慧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让他们在爱的注视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闹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