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户外运动对于缓解抑郁和焦虑有显著的效果。
如果不愿意出门,不想运动。还有没有比较有效的缓解抑郁和焦虑的方式呢?
先看一个实验: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的国际思维实验室(Mindlab International)对一批正在寻求减压方法的志愿者进行了测试。
认知神经心理学家大卫·刘易斯(DavidLewis)博士发布结论说:
阅读的效果最好,不论读什么书,都有助于减慢心率,缓解肌肉紧张,在6分钟的时间内,测试者的压力水平降低了68%。而同样的时间内,玩视频游戏只能降低压力水平21%,听音乐降低61%,喝一杯咖啡降低54%,散步降低42%。
从实验结果来看,阅读的确对抑郁和焦虑也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其实阅读很早就被运用到了心理治疗和临床医学辅助治疗上。
1916年美国人克罗瑟斯首次创造了bibliotherapy一词,真正将阅读疗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纳入医疗卫生体系。
1984年英国学者建立了阅读疗法分会,并使用阅读疗法的(reading therapy)的概念,目的是让读者通过阅读进行心理调整,辅助治疗心理疾病。代表成果有《阅读疗法:帮助儿童的临床应用》(Bibliotherapy—A Clinical Approachfor Helping Children)等书。
近几年,阅读疗愈也逐渐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先后出版了《阅读疗法》《阅读与心理健康》《儿童阅读治疗》等相关著作。这些著作里面详细介绍了阅读疗愈的发展历程、发生原理和作用机制,还有许多实践案例可以参考。
阅读的心理疗愈机制,是通过阅读“引起读者的认同—经历心灵净化——收获人生领悟”的过程,进而帮助读者释放负面情绪,调整心理状态,继而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式。
对于抑郁患者个人而言,阅读疗愈的操作其实很简单。
去找自己喜欢的,能激发自己认同感的书来读。
有一段时间,我的情绪非常低落。那时,我重读了很喜欢的一本儿童小说《绿山墙的安妮》。
为什么选这本书呢?因为小说主人公安妮是一个孤儿,她从小无依无靠,但是一直自立自强。她纯真善良,热爱大自然,脑子里充满了有趣的幻想。
安妮的形象让我想起了童年时的自己,无依无靠,但是一直在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自尊自爱自强。
因为相似的经历,让我对安妮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
在阅读过程中,安妮的形象有时会和童年的自己重叠在一起。跟随安妮去经历她的人生,好像又经历了一次童年。
我在故事里,和安妮一起经人生的跌宕起伏,和峰回路转。在其中,我收获感动,也愤怒流泪,最后为安妮,也为自己感慨万千。
看完小说,心灵就像得到了净化,安妮的善良和坚持,给了我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之后,我又看了《海蒂》。两个故事有些相似,但各有各的精彩。
这两本书在我最颓废的时候,唤醒我,海蒂和安妮的故事,让我看到她们如何去战胜困难,如何对生活始终抱有热望。
领悟了这些,再反观自身:还要颓废下去吗?
于是,开始改变和行动。
人需要睁开眼睛看世界,看看别人的生活,再回到自己身上。
把心放在更广阔的地方,才能看得更清楚,活得更洒脱自在。
阅读好故事可以带来许多感动和感悟,帮助我们释放负面情绪,重新获得面对人生困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