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小切口” 监督“大文章”——从“鸡排哥”看纪检干部履职之道
近日,社交平台上,江西景德镇“鸡排哥”凭借自带喜感的语言技巧和三大经营原则圈粉无数,被网友称为全网最有原则的”鸡排主理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鸡排哥”的摊位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情感驿站”。他会关切地提醒学生“别熬夜,对胃不好”,会为加班的上班族多塞一根烤肠、会在打包盒上为悄绪低落的顾客写下鼓励的话语。这些细微的举动、让简单的交易升华为情感的交流。他的走红不是流量偶然也让纪检干干部得到了工作启示。
一、以“精准监督”破解民生痛点
群众诉求是监督的根本方向。面对“鸡排哥”流动摆摊引发的占道、卫生等民生矛盾,纪检干部应摒弃“一刀切”思维,像昌江区纪委监委那样深挖根源,通过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出台便民规范,划定经营区域与时段,以“疏堵结合”的精准监督替代简单管控,实现“摆摊稳、居民安、城市美”的多赢局面。
二、以“作风纠治”校准履职偏差
监督需直击“重管控、轻服务”的作风顽疾。针对执法中存在的推诿扯皮、简单驱离等问题,纪检干部要及时介入,通过约谈责任人、下发督办单等方式狠刹不正之风,推动执法人员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用有温度的履职守护街头“烟火气”。
三、以“长效监督”巩固治理成效
好政策落地需靠监督“护航”。纪检干部应推动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协同机制,联动多部门严查隐形腐败,并通过定期巡查、设施维护监督等长效举措,防止问题反弹,确保便民政策真正惠及群众与经营主体。
四、以“真诚标尺”践行监督初心
纪检干部更需以真诚履职守护民利。监督中要摒弃“官气”、接足“地气”,把群众“小事”当“大事”,用“办就办好”的力度解决“急难愁盼”,让监督成果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