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由?
窝在沙发里吃零食,追英韩美日国产剧,熬夜刷微博,把任务拖延到最后一天才开始着手做,任意妄为,饮食无节制,想一出是一出……这是你要的自由吗?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流于表面的短暂享受。在狂欢过后,迎接你的将会是凌乱的房间,虚度的年华,黑眼圈和受伤的内脏,低质量的工作成果,以及臃肿的身体。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随心所欲使人陷入泥淖,斗志全无。这种快乐太容易得到,这样的需求太容易被满足,即便被满足,你很快就会觉得无聊和厌倦。真正自由的人,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主宰自己的工作,掌控自己做事情的节奏,内心充实而坚定。
什么是自律?
自律就是自觉地遵守法纪和规律,自我控制,自我主宰。做一个自律的人,才能通过有效地自我管理,理清生活中的枝枝蔓蔓,让生活井然有序又自在轻盈,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自律就像一坛深埋在地底的酒,一时显现不出它的醇香。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历经岁月的沉淀、人生的磨砺、工作的累积、生活的历练,自律的人,会越来越具有独特的气质;而放纵随意的人,会在那些历练中,被消磨殆尽所有斗志,越来越颓丧,甘于平庸,把自己局限在井底,不肯观天。
康德说:“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得更高级。也正是自律,使我们获得更自由的人生。”
影响自律的因素有哪些?
《自律力》一书告诉人们,人们很难改变自己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于自身的阻力,这是内因;二是因为外界的消极诱因,也就是外因。
影响人们改变的内因需求是什么呢?
“想要”与“需要”的定义
作者把能让你短时间内获得的满足定义为“想要”,把符合人们长期利益的长远需求叫作“需要”。
什么是“想要”呢?
比如,躺在家里上网聊天、止步不前混日子、吃吃喝喝每一天、幻想未来待一天等等,这些是最舒服的,也是你想要的。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今天就能遇见退休时自己的样子,年复一年的做同一件事。
什么是“需要”呢?
比如,对于未来,你可能希望拥有值得付出的事业、值得信赖的爱人,也可能希望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跨越困难的勇气。“需要”不仅仅是要追求物质的丰盈还应包括慢慢变好,拥有更多选择权的自己。
自律的前提,是你对未来的自己有期待,你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自律的条件,是你需要有所舍弃,舍弃那些无谓的欲望,那些虚华的物质。但自律的美好,也是源于你的舍弃所换取的所得,得到不断精进且充实的人生。学会控制并不意味着牺牲而是用短暂的放弃去赢取更广阔的人生。
汤唯曾经拍过这么一个视频:画面中,她卸净烟熏妆,说:“每一秒,我们都有机会,让下一秒变得更好。因为真正决定命运的,不是运气,而是选择。所以,请放下顾虑,忘记你不够好;请放下偏见,放下伪装,放下世俗的认可和完美标准。改变命运的力量,存于我们的内心。你是谁,只因为你想成为谁。”
如何增强自律?
增强自律的唯一根本在于找到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真正想成为怎么样的人,也就是要找到你的人生使命。
无论如何,对将来要有一个具体的设想,越具体越好。这样,你才有可能根据你的目标,给自己设定一个最后期限,然后将这个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阶段小目标。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去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整合所能得到的一切资源,精准地朝着一个点去努力,效果会事半功倍。
看到过一句话,说成年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成熟的人,一种是老去的人。我身边不乏这样的案例,二十出头,就像老年人一样懒得动弹,经不起折腾了。成熟的人,有勇气面对一切风浪,敢于折腾,能放胆去追求自己理想的事业和爱情。他们自律而清醒,知道沉溺于舒适区的后果,因而勇猛精进,将生命活得淋漓尽致。
唯自律者得自由。自由的人生,不会以物质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也不会受物质所限。自由的灵魂,是绝不会用堆砌物品来彰显自身的充实。给生活做减法,减轻负担,主动断舍离,才是对自己真正的宠爱。没什么比干净轻松的心灵更珍贵的东西了,你我都应珍视并保护好它,使它不被虚表的物质所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