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生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如果人这一生能得一人相知,那可是天大的福分。
这篇文章说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不知是原版还是改编,总之看了以后让人很难过。
俞伯牙是楚国人,官至晋国上大夫之位。他奉晋主之命来楚国修聘,回程时专挑水路,以览故国江山之胜,得遇钟子期。
钟子期乃一樵夫,“头戴箬笠,身披草衣,手持尖担,腰插板斧,脚踏芒鞋”,为侍奉双亲而隐居于山林,以打柴为生。
两人相遇还有个小插曲,原来俞伯牙的琴颇具灵性,一曲为了,琴弦绝了一根。原来是钟子期在偷听琴声。
话说俞伯牙这琴也是宝物,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这“瑶琴”的精妙。“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凤皇来仪。凤乃百鸟之王,非竹实不食,非悟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伏羲以知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令人伐之。其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之,其声太清,以其过轻而废之;取下一段叩之,其声太浊,以其过重而废之;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制成乐器。此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后因周文王被囚于羡里,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谓之文弦。后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添弦一根,激烈发扬,谓之武弦。先是宫、商、角、徵、羽五弦,后加二弦,称为文武七弦琴。此琴有六忌,七不弹,八绝。何为六忌?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何为七不弹?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何为八绝?总之,清奇幽雅,悲壮悠长。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乃雅乐之好处也。”如此贵重稀有的琴被钟子期摔了,一方面可以写出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的伤心欲绝,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知音的难觅,抚琴也无趣。
两人结拜兄弟,约定来年中秋五六日在江边相会,哪知今日一别竟是天人永隔。钟子期得俞伯牙资助,买书攻读,积劳成疾,最终一命呜呼。俞伯牙赠金本是好意,却不曾想钟子期竟因此丧命。
及至俞伯牙如期赴约,钟子期已成了江边的一抔新土,侍奉双亲的愿望成空,与知音的诺言也成空,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最后俞伯牙抚琴祭子期。一琴既毕,挥泪两行,而观者皆抚掌大笑而去。俞伯牙料子期去后,再无知音,于是悲而摔琴。可怜绝世名琴就此毁于一旦,高山流水之曲亦成绝响。我等俗人只能听听知音的故事,空留一腔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