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必备之:单位动态、活动总结类新闻材料的实战之法
在笔杆子的工作中,单位动态和活动总结类的新闻稿是常态写的一大类目,多则两三天一篇,少则一个月一两次。
读到一些新闻稿,你会觉得这个活动办得不错,这个工作项目进展良好。
而接触另外一些新闻稿,觉得这个稿件也不错,没有错误。但是,读完你会明显的感觉到,好像还是差点什么。
这个感觉是从什么地方得出来的呢?
其实,是来自一套对文章,尤其是对新闻稿的判断标准。
标准是什么?
即这篇新闻稿在报道单位动态、活动的时候,有无体现出新闻类稿件的三个基本要求。
什么是三个基本要求?
1、提前做好新闻稿件的报道计划;
2、新闻报道稿的脸面——标题;
3、新闻体材料的文章结构应该客观组织;
提前做好新闻稿件的报道计划
做好新闻稿件的单位报道计划,做任何事情实际上都需要先规划好、计划好。结合单位自身要求,设定好新闻类稿件的发文目标。
比如,我们单位的目标有提升单位的社会形象、做单位活动的总结宣传、做单位工作的阶段性汇报或总结、先进事迹或个人的学习等,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的宣传目的,新闻稿件的撰写、发布是有一定周期的,一定是提前规划并设定好目标的。
因此,作为笔杆子,我们要把我们所写的目标确立出来,新闻稿件的目标实际上是通过稿件化的方式表现,来实现或达到建设单位形象、介绍工作进展、重点事项宣贯等目的。
稿件的报道计划,要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和实施属于自己单位的稿件撰写和发布规律。
新闻报道稿的脸面——标题
如何给给新闻报道稿起一个有脸面的标题呢?举个例子,我们单位之前有一个报道是关于信息化系统落地开始接入工作流程,给单位办公和对外业务都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给报道稿改的一个标题就是“在家就能办理XX业务,告别窗口跑断腿”,这个标题就是非常有噱头的,大家会想现在家就可以办理业务了?联想到以前在窗口排队、多次提报材料的场景,就会想点开报道稿看看,现在是如何在家就可以办理业务的,因为这个信息了解后会帮助到自己,因此有了查看具体内容的动作。
有了标题的吸引,让读者唤起了好奇心,才会有足够的动力点开全文查看具体信息。越是好奇,越想打开,越是想知道为什么,读的越仔细,那么你的宣贯和使用介绍就会理解的越到位,为今后的业务办理带来巨大的好处。
那么如何起标题呢?
第一、拟定标题时一定要注重平铺直叙,不要搞虚假噱头,一定要务实
其实,说穿了,单位的新闻报道都是用事实说话的,新闻报道就是把发生在单位的事情、身边的事情详细具体的说出来。
标题要有含量,就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这样的话,他人一看标题就知道你想要说什么,说哪方面的事情。标题一定要直达起初想要达到的目的,切记在标题泛泛而谈。
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信息的传递,一个事项的宣贯,重点就在点击率,好的标题一定是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我们就是要把标题当做一个人的脸面一样来看待,一个人的形象越好,越容易和他人产生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平铺直叙、言之无物、不知所云的标题,犹如衣衫不整、全身脏乱的人一样,见到就立马避开,生怕产生多一点的接触。
突出我们想要表达的一个事实内容。好的标题大多都是抓去了正文内容中的核心要素,通过恰当的组合,吸引新闻报道稿受众的点击,从而做到掷地有声。
第二、标题一定要切记错别字
相信没有人喜欢在自己的脸上故意搞个疤痕的。标题中有错别字,那就犹如在脸上弄了一块疤痕一样,把不应该有的反而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不论你的内容写的如何优秀,但是你标题中的错别字已经让受众给整片文章判了死刑。
第三、标题的内容一定要符合语法要求
有的人可能为了凑热点,使用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但是,太另类的词语可能会雷人,也可能会让人看不懂,如果新闻报道还要对外发布的话,可能还会颠覆之前建立起来的单位形象。
标题一定要短,最好能够不超过14个字,尤其是发布在新闻媒体上、门户类网站上、博客、微博单位官网上的。
如果是微信公众号的话,标题相对来说可以稍微长一些,因为微信文章在朋友圈展示的时候,标题内容如果稍微长一些的话,翻阅朋友圈的人会看的更清晰明了一些。
第四、起标题要生动,要让受众有画面感,要引人遐想,产生好奇
比如 “在家就能办理XX业务,告别窗口跑断腿”这个标题,原本的标题为“好消息,好消息,XX系统上线啦!”。原来的这个标题让人一看就没有兴趣,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你所说的XX系统是什么东西,对其有什么用。当受众感知不到文章内容与其本身的关系时,就不会有欲望点击进入正文内容的。
当修改为“在家就能办理XX业务,告别窗口跑断腿”后,受众看到标题就已经知道,这个内容是能够帮助其节省时间、减少跑路的精力,自然就会去打开正文看一下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想要的期望。
第一、切记标题模棱两可
很多笔杆子在写新闻报道标题的时候,特别喜欢用疑问句的口吻来拟定标题。这种模式起标题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尽量少使用。
比如“办理XX业务为何不用去营业厅大厅了”,不知道详情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个业务以后不用办理相关手续了,以为这类业务取消了。但实际上应该改为“办理XX业务不仅只有营业厅可以提交材料了”。因此,标题拟定的时候,一定要切记模棱两可。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网络上发布的单位新闻稿件,对于单位形象宣传和业务相关事项的宣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仔细琢磨如何写出更具有冲击力和穿透力的标题,这才是我们笔杆子写新闻稿件致胜的砝码之首。
新闻体材料的文章结构应该客观组织
一个新闻材料标题起的好,只算成功了一半,如果想让受众更多地吸收内容里的信息,稿件材料的文章结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很多单位的笔杆子写新闻材料,原本没有做过相关工作,本身就不是很懂新闻是什么,这样就会出现单位的新闻材料和其他材料一个样。
因此,如果你也没有从事过媒体相关工作,现在应单位要求开始写新闻材料的话,我建议你一定要多看多读一些好的网络新闻。另外,还建议你买一些新闻类的报纸杂志,这些材料里的文章结构、标题、导语都是非常规范的,学习总结一下他人的新闻材料写作手法和技巧。
一般,一篇新闻材料应该包含五个要素:标题、导语、主体、背景介绍、结语。
1、标题
标题前一部分详细阐述过了,不再赘述。
2、导语
有的时候,新闻材料的导语就像是副标题一样,但是现在副标题一般用的都比较少了,一篇材料一个标题就好了。
导语一般是材料的第一段,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几句话。导语的核心价值就是对整篇材料里最有价值最有核心事实的一个全面且文字简练的概括。所以,笔杆子们在写导语的时候,一定要把最想表达的核心要素表达出来,这才是能真正吸引受众读下去的导语,才能发挥导语应该有的作用。
3、主体
主体部分就是对导语部分的展开和补充,是具体详细阐述材料想要表达的内容来实现材料所设的目标。主体内容首先一定要运用好分段写法,现在多为手机查看新闻类材料,整篇材料短小精悍是其最大的特点。
每一小段表达一个内容,最好也可以列出来几个关键字或一个小标题,这样大家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一段所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4、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是新闻材料中对当下所述这个事件、活动、环境条件等的介绍。笔杆子在写新闻材料的时候,背景介绍可以增加一些单位的信息,或者引用领导讲话、领导接受采访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一下本新闻报道的主旨和意义。
5、结语
通常说的结语就是写在新闻材料最后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最好是具有启发性或具有激励性的语句。其实,现在的新闻材料中结语可有可无,笔杆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单位和所报道的时间本身、自身的写作习惯做相应的决策,来决定写不写结语。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