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社交恐惧容易发生在内向的人身上。
首先要正视内向与外向,它是一种性格,没有褒贬之分。
内向人相对敏感一些,例如,更能感知到周围人情绪,好的是能提前感受到别人的情绪,做出相映对策,不足的就是自己没能力去应对哈哈哈。
有天生敏感,没有天生社交恐惧。
像我就属于较为内在的人,出现社交恐惧大致有三个阶段。
一个是在初中阶段。小小的社交恐惧
一个是在高二高三阶段。小小的社交恐惧
一个是在大二下学期到大三中后学期。中偏严重。
我发现每次产生社交恐惧都会有一个规律。
就是遇到一些社交上自己无法解决的或者想不通的问题。
————故事有些平平无奇,可以直接跳到末尾看,再返回也许不会感觉过于枯燥————
1.初中阶段呢是因为上电脑课,找座位我找到了一个位置,然后另一个同学呢,非得说那个位置是别人让给他的。就非得让我把位置给他,我心里不服就在旁边一直说他“你怎么这么厉害(jb),难怪每个人都觉得你厉害(jb)(属于自己觉得自己就是大哥那种人)。
下课后他就故意走到我的位置上,用语言激我,让我打他。最后我忍不住了,锤了他一下,但是在要打到的时候收了一点力。(因为之前关系还是表面上挺不错的,我的理性告诉我,不应该打自己的朋友。)
想不到这个原来是套路,在我们那地方,谁先动手责任就是谁,直接就要叫人,楞头青的我接受了社会的教训。
当时我就开始自闭了,因为我想不通,有些关系这么不平等的?就这么说散就散?在自己其实很真心对待的时候是挺受打击的。
然后就不怎么跟其他同学们交流,那相对的那同学们就会欺负你嘛,也不能说欺负吧,就有点挑衅的那意思,看我好欺负,加上成绩呀等等的一些因素,负面情绪日积月累,有次回到家情绪也不开心,然后父亲当时可能工作上也有情绪,看到我不开心他也不开心,说我几句,我顶他几句,我就蒙头睡觉了,他气不过直接就到我被窝来把我抓起来打,当时我情绪就直接决堤了啊。
心里想:我在外面在友情方面上已经是如此的不知所措,为什么在内我的亲情也对我如此的不理解,甚至拳脚相加。(当然了老爸以前真的相对情绪化,在我印象里除了一两次是我自己认识到自己错了,其他都是情绪化发作打我,类似被我顶嘴后情绪发作)。
老爸的情绪化我后来也是自己有去调查了解的。
(这其实也不能完全怪我爸,其实他这个人很善良,他也和我有点类似,我俩性格有点相似,都是解决不了自己的情绪,比较内向的那些人,他可能当时也是情绪憋了很久,我第1次认为他成熟的话应该是在40岁吧,让我感受到,哦~他确实有了一个做父亲的样子)。
当时我直接就夺门而出,然后我想着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呢,就跑到了天台上蹲在角落里,任由情绪泛滥眼泪直流,脑里想着反正亲情友情都如此,这世界似乎与我无关了,那我不如直接跳下去,在我思考的过程中,我父亲应该也感受到了某一些微妙的气息,他带着紧张恐惧跑上了天台,而且语气也冷静了很多,低声的叫我回去。
(之后我就觉醒了一些新的思想,这些以后有时间有兴趣了再写文章说一下。放心,我思想不是要么1要么2的偏激思想。)
2.高二高三阶段。当时是做班长。帮上很多事情处理的并不是非常的恰当,以至于遭受了挺多同学的诟病。
类似每周打扫学校的卫生,总得需要吼几句,不然总是会出现几坨人聚在那一起,拿着扫帚聊天不干活。
或者隔没几周全体换座位的时候总是会有不满的声音。
等等这些琐事。还有个扑街,和我借钱到头来居然在别人面前说不会把钱换给我,说这是给我个教训,以后出社会不要过于轻易借钱给别人,我刚好在后面(老实说,还挺在理哈哈哈哈)。(除了同学的因素外有一个挺重要的因素,是自己之前没当过班长,而且之前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缺乏锻炼,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做的不妥和不知所措,产生了误会,又不懂得去化解)
我记得当时应该是换座位吧,班级里积累的矛盾又爆发了,然后直接就出现问题了。当时我就做了一个小小的演讲吧,大致意思就是同个教室里不同位置肯定是有好有坏,大家作为一个团体一起发展,一起学习,一个班集体换一下位置,其实没什么的,又不是固定一个位置,虽然会暂时牺牲一下个人的利益,但长久来看维护团体利益(最后这句话可能会产生歧义,请各位客观看待)。
当时一个挺好的朋友听完我演讲后笑了,我看向他时他又收了起来。(在当时的状态下我也没去问他,不知道他是因为其他事情笑,还是笑我说的那些话)
当时内心积累的那些情绪就真的决堤了。
当然这看起来也是一件小事,就算我现在看起来也是一件小事,哈哈。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那些情绪的积累,可能这一个笑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3.大学这段时间。一个是宿舍问题,另一个是其他社团问题。这两个就不细讲了。当然宿舍问题时跟我现在的室友无关的,因为我们大二时又重新分了一下宿舍。
前一个是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一些不真实,后一个是由于之前不会社交的问题遗留下来的。
打个小岔,当时宿舍那位舍友,只能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越理越乱,所以从那之后不会有任何瓜葛,不黑不吹。到社会上这种完全断掉联系是基本上不可能也不理智的,因为利益问题,只要双方有利益就行,也不用知根知底,表面关系,不可能会达到断掉联系的。
总而言之,基本上的情况就是开开心心去社交,遇到社交问题自己不会解决也不愿意或者没有什么其他方法去咨询他人,导致问题积累,积累过多后情绪爆发产生社交恐惧,不敢社交,越不敢越觉得恐怖,进而加重社交恐惧的情绪。
解决社交恐惧核心是要客观理解“人”,要明白人是既有善良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好的人他可能是会多克制一些他坏的方面(这个问题以后有机会再讨论)。而与人交流社交,重要的就是让他展现他好的一面,尽量不要让他展现出坏的一面。假设一个人已经很疲惫了,想睡觉,你一直去打扰他,你说在那种头脑不清醒的情况下,他能不揍你吗?即使是多么会克制自己,多么善良的人,他也会非常愤怒骂你几句吧。
社交。简单来点来讲就是投其所好,稍微分析一下就是为对方创造一个能让对方展现自己善良一面的环境。
嗯,其他的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
因为个人之所以会产生社交恐惧,是叫是由于对人理解的太过于浅显、片面,生理上头脑相对想得简单,童话故事看太多了(当然,不是童话故事的锅,主要是自己想得不全面)。
解决社交恐惧,首先你得让自己情绪平静下来(保持自己),其次迈出去进行社交,社交过程中观察一下对方的情绪变化,明白如何创造一个让对方展现出善的环境,当然了,首先得有个人的原则,不是那种什么说一昧的去讨好对方。确保社交是两个独立人格之间的交流。
渐渐的你就会习惯去社交了。(平常社交压力是会有的没什么,毕竟和一个新面孔接触,动物本能)
应该会有不少人看了我这些事例后,会觉得就这点小事就能让你精神崩溃,情绪决堤,嗯,这个问题我也有想过,然后目前我所认识的就是说由于性格的不同,或者嗯想法的不同,或者每件事里面一些细小因素的不同会最终导致每个人不同的想法或者情绪。
好啦~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或者想讨论的事情,可以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溜了溜了
麻蛋,加图加分快,又没什么图片想加,想了想,别浪费了我这篇文章,搞点今天拍的景色先嘿嘿[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