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到问题,大家通常的做法是啥样的?
会议室里,各层级销售精英们围绕着“如何提高销售业绩”,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A区经理说:现在竞品都在降价,我们也得跟上,否则市场份额不保;
B区经理说:现在客户都认品牌,我们需要加大品牌的营销力度;
C区经理说:线上渠道必须要加大资源投入,这是上升通道;
营销策划经理说:应该加大对现金牛产品的投入力度;
销售总经理说:一线销售经理需要更新销售方式;
……
作为营销策划负责人的你,听到这些,你会怎么想呢?
我可能会觉得,B区销售经理说得对,应该多做广告宣传;
我也可能认为,总经理知道更多信息,他的结论更正确;
我还可能觉得,这些结论都不对,现在应该重新梳理业务流程,重新找关键价值链;
……
当然,还有其他的可能想法,并且,我也会基于我的观点,而做出一些行动。
以上就是大部分职场人最常用的方法:以我们现有的认知、经验为依据,识别出问题原因,并因此而得出结论:提高某个节点的效能,就能提高整体效能。
这种方法有很明显的优势:能提高问题的处理效率;
这种方法也有很明显的劣势:不能保证问题的处理质量;
因为“自动化思维”,我们的认知和经验,有局限;
因为“路径依赖”,我们很难脱离习惯思路;
如果问题是从未遇到的,那我们就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了,所以,这种方法就不能保证问题的处理质量。
2.还有其他可选做法吗?
必须有。
稻盛和夫说:成功=思维方式×努力×热情,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就属于“思维方式”。
有一本书,非常精炼的把处理问题的方法,分为3种:以假设为驱动、以问题为驱动、以设计思维为驱动。
根据作者对这三种方法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这三种方法有很明确的适用边界:
首先,我们来看看“以假设为驱动”的解释:
a)以假设为驱动的思路,是从关于解决方案可能是什么的一个假设起步,对其进行测试和验证的过程。
首先,从备选解决方案着手,将其置于顶端,作为主导假设。
接着,我们要将备选假设拆分为子假设,即令假设成立的各项条件。
如需要,可对子假设进行再次拆分。
然后,对每一个假设展开彻底而全面的挑战,从而对假设进行确认、推翻或者打磨。
从上述这段话,我们可以判断出:如果问题属于自己有丰富经验的领域,选择“以假设为驱动”的处理方式,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是最高效的方法;
比如说,一个成熟的产品,在一个成熟的市场区域内,销量剧烈波动,对于资深的销售管理者而言,依靠经验,可以很快假设出几个原因:
有可能竞品在促销;有可能某个大客户有变动——基于这些假设,针对性的收集信息,进行验证,然后做出应对。
b)以问题为驱动的思路,要求我们将同一个问题拆分成为不同的问题和子问题,不附加任何想当然的想法,直至我们抵达简单到能获得可靠回应的基础问题层面,或者将一个问句拆分成多个更加具体的问句,直到问句简单到可通过分析进行搜寻的程度。
问题树是对问题进行全面建构的一种方法,以系统化的角度来审视问题的不同方面,对解决方案不带任何预设的想法。这种思路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掉进采用潜在的解决方案陷阱。
从上述这段话,我们同意可以做出判断: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同时问题也在自己有经验的领域内,“以问题为驱动”的处理方式,是首选的方法,因为可以发现认知/经验/信息的盲区,可以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
比如说,同样是上述问题,资深的销售管理者,可以从模型出发,例如销售漏斗模型、例如销售额公式,对每一个影响因素进行逻辑分析,这样就有可能察觉到正在变化中的某个趋势。
c)设计思维,是在解决以人为中心建构的复杂问题时,可以加以利用的严谨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对人的需求进行观察和挖掘,并将这种观察和挖掘置于问题解决过程的核心。设计思维提倡对潜在解决方案进行迭代测试,因而对行动有所偏重。解决方案开发人员(即设计人员)需要将他们对遇到问题的人(即用户)的了解转化成为解决方案中对用户喜好的明确判断。这一步要开发出潜在解决方案的概念,继而将其转换成原型。这套原型要能够利用来自解决方案实施者的反馈进行迭代测试。
什么时候适用“设计思维”呢?
从书中前后文,读者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满足以下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以使用“设计思维”。
·此问题是从未遇到过,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此问题以人为中心,解决方案是为人而设计并供人使用的;
·此问题的成因很复杂,有很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素;
·此问题无法构建出问题的逻辑,换句话说,无法使用“以问题为驱动”的方式,也无法搭建出“假设金字塔”。
3.防止掉坑
根据这三种方法的适用边界,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选择方法,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也可以根据这三个边界,我们可以梳理出容易掉入的坑,以及避坑指南:
1.角色错位(问题拥有者or问题解决者)
选择哪种导向,取决于问题拥有者,而不是问题解决者。
问题拥有者,即对问题负责任的人,例如KPI考核对象;
问题解决者,即执行相关工作的人,例如客服岗位员工。
比如说,销售业绩下降,这个问题的拥有者,是销售经理。他/她以选择“假设导向”,也可以选择“问题导向”。
当销售经理选定某一导向,并做出决定后,交由客服人员去实施。客服人员可以验证“解决措施与问题间的逻辑关系”,但不能上升到去验证“问题是否属于本质问题”,或是“问题是否是关键因素”等。
这个坑,一旦掉进入,就会降低组织间的沟通效率,也会打破组织间的协作氛围。
2.工具错位(行业模型or功能模型)
行业模型,即适合某行业的商业模式的模型;
功能模型,即适合某工作流程的模型。
比如说,快消品行业的商业模式,肯定不同于建筑业的商业模式,如果一个销售管理者,用快消品的模型,去分析建筑业存在的某个问题,甚至按图索引的去解决某个问题,后果肯定无法预料。
同时,对于促销策划工作,如果用战略工具,例如五力模型,那后果肯定也难料。
工具错位,这个坑一旦掉入,就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会把工作引向未知后果。
4.写在最后
所以,回到文章开始的那个场景,面对激烈的会议讨论,你会做出什么判断呢?你会怎么思考和决策呢?
如果你有丰富的经验,可以选择“假设驱动”,根据自己的直觉,锚定1~2个因素是关键影响因素,并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去验证、解决:
是广告宣传出了问题,那就加大广告投入;
是价格出了异常,那就调整价格。
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和资源,可以选择“问题驱动”,根据自己对底层逻辑的理解,深挖表面问题的本质原因,并针对本质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去验证、解决:
影响业绩的因素有产品、价格、促销、渠道;
影响产品的因素有ABC,影响A的因素有a1、a2、a3,我们可以针对a1、a2、a3,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DEF,影响D的因素有d1、d2、d3,我们针对d1、d2、d3,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汇总以上所有底层的具体措施,整理一下,梳理出解决措施的实施条件
如果是你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或者你无法根据直接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建议选择“设计思维”:
我们目前的产品,不满足客户的新需求,我们要重新设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