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学,从《论语》开始——晨间讨论

    晨起,和豆各自开始每日的听读、抄写。然后一起预习新的章节。

    预习14.16、14.17时,豆总结说,“这两章都是在问管仲有没有仁德?孔子对子路和子贡的回答都是,’他是仁者’。”

    豆读完两章的释义给我听,我听完对豆说,“妈妈想到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记得我们之前的讨论吗?现在你觉得管仲是达者还是闻者?”

九月五日学习小组分享

    再一次复习12.20,孔子对达者和闻者的定义: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闻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复习完这一章豆对我说:“哦,妈妈,我明白了,管仲在前面是闻者,但在后面是达者。每一章讲的内容不一样,但我们看一个人要看整体,就像曾老师说,’看别人的优点要装在前面的兜兜里,看别人的缺点要装在后面的兜兜里。’”

~~~~~~~~~~~~~~~~~~~~~~~~~~~~~~~~~~~~~~~~

【《论语》章节链接】:

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