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感悟(二)——成长

在观摩了泉水路小学王爽老师《空气能占据空间吗》的试讲和赛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的老师们真的很了不起,学习能力超高,能够看得出的变化与成长。下面我就以王老师的这节课对本次赛课的感悟简单说一说。

一、试讲时

1、上课难度

王老师上的这堂课本该是三年级的课程,由于借班上课的学生已经上过了,因而更改为二年级,特别是对于才上二年级的学生,是有难度的,对于三年级的实验方法及要求并不适用于二年级,例如,如何指导学生理解空间的概念,怎样算占据空间,占据空间的物体又是怎样出去的,学生难以理解,这是难度一。难度二,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老师的一些问题并不能给出很好的回应,因此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让二年级的学生能够听懂,例如,在让学生体会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个活动时,提问: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超过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范围。难度三,学生对于实验活动的兴奋度更高,课堂纪律更不容易把控。

2、活动过程

导入实验:用杯子将燃烧的蜡烛一起压入水底,学生还没有看清楚老师的操作就已经结束,聚焦的问题没有让学生产生疑问。

课中:学生一共要进行三个实验,均为老师通过微课给学生演示,汇报时学生讲,老师在黑板上移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还有待提高。

实验材料:老师将本节课的实验材料都放着学生保管,不便于课堂管理。

老师用语言:相比较:你看到了什么?空气从哪里出来?水从哪里进去?更具体。

二、赛课时

试讲时的不足都一一被解决,看得出王老师的思考与成长。

1、提前了解了学生学情,和学生有了约定,帮助课堂管理。

2、设计与学生适应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如:在带领学生认识了材料后,让学生来说说实验怎么做。

3、对于空间的概念通过乒乓球占据盒子的小实验,让学生理解,想要进入空间就得将里面原有的物体挤出去,为后面的实验打下来基础。

4、对于材料的管理,做一个实验发一个实验材料,让课堂纪律有了一定的保障。

5、对于实验的演示与汇报,交给学生,让学生上台演示移动卡片,学生上台进行绘画,帮助学生思维训练。

6、对于实验中不同的现象时,老师及时指导并强调实验的规范性,要竖直压杯,竖直取杯并且水要擦干。

7、三个实验一个扣一个,第一个实验让学生知道空气是可以占据空间的。第二个实验让学生感受水占据了空间,空气被水挤出去了。第三个实验让学生体验空气占据了空间,水被挤出来。通过开课时的引导,学生能够很好的得出结论。

通过这几次的听课,让我感受到,当你认真地去专研一堂课,你才会知道自己哪些方面不足,针对不足再继续改进。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高兴我们有很多的机会去学习,最重要的也是自己要学会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