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看的视频课中徐老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这个环节我觉得特别适合一二年级。比如:我每次让写作业,好多学生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削笔刀削铅笔,耽误时间不说,整个教室都是削笔刀转动的声音,经常说下课时间削铅笔有的学生就是记不住。或者让写练习作业就是在桌子里或去书包里翻找作业本,很浪费试时间。花两分钟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学具,可以更高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导入环节徐老师细致地复习了之前学的厘米和米那一块内容,包括认识直尺,测量物体,估算橡皮,回形针等物体长度。这一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的,这节课讲新内容之前把这一块内容重要内容带着学生过一遍,学生能更好地回忆起之前的知识,也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厘米和米的掌握情况,为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接下来毫米的认识从直尺上数小格开始,总结出10毫米=1厘米。然后测量身边的1毫米物体,培养学生关于一毫米是多长的概念。分米的认识同样也是从直尺上的刻度线入手,总结出1大格=1厘米,10大格=1分米,接着找出身边1分米的物体。量一量,和其他长度单位比一比。建立1分米有多长的概念。估算书桌的长宽高。最后引出米、分米、厘米、毫米的相互关系进行总结。在讲新知识的时候徐老师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数小格上,教学生数小格的方法,这样我想到前段时间学习时分秒的时候也需要学生数小格,当时就教学生数到十小格,方法以此类推,用时很短,我发现学生在算几分几秒时特别容易算错。所以看到这我想到了学生容易错的原因。数学知识让学生直观感知,才是最简单的讲授方法。在讲新课时,再小的知识都要把他展开教给学生,只有学生理解会运用才算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