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妈:“经常听老人家说,孩子发高烧不降温,脑袋要烧坏掉的!黄医生,你看你看,我们家豆豆都已经烧到38.5℃了,还在各个各的傻笑,是不是已经没救了.......”
很多家长都有疑问:孩子体温那么高,大脑会烧坏吗?
从中医的理论上来说,发热时因为人体的正气抵御邪气,两者相争而化热,当邪气被正气驱赶出人体之后,体温自然就会恢复正常。
所以中医的退热方法是服用祛除风邪的药,以及饮用热稀粥来补充体力,加强抗邪的正气。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当人体受病原体入侵、体内有炎症反应等异常情况,细胞就会释放一种信号激素—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就是免疫系统的传令兵,随着血液循环流到人体体温调控中枢—下丘脑。
我们的人体就像一台恒温的空调,而下丘脑就是控制板,正常情况下设定在37℃左右,但当收到前列腺素传来身体有感染的信息时“前线有战事发生,要提高体温的设定值,让身体进入战备状态”,随之我们的体温就会升高了,身体进入发热状态。
这时皮肤血管会收缩减少散热,如果还不足以升温还会发出增加产热的信号,通过肌肉纤维颤动来更迅速升高温度。这就是为什么发热时还会手脚冰凉、怕冷,甚至打寒战的原因。
那么我们人体为什么会发热呢?对于多数细菌和病毒而言,人体正常体温37℃也是它们生长和和繁殖的适宜温度。
发热时,有些病原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会变得不那么活跃,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性却能显著增强(包括白细胞数增加,吞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还有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强;C反应蛋白升高增强吞噬细胞活性、调节炎症反应并加速组织修复。)
发热,是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有益的保护机制。
尽管我像一个蹩脚的媒婆使劲给“发热”这套身体免疫机制说着好话,但相信大多数父母还是丝毫不买账:免疫力,我看不见摸不着,但带来的麻烦却是实实在在的!
发热会让孩子感觉浑身不舒服,喂饭不吃、给水不喝、精神萎靡;同时也让父母惶惶不安、担惊受怕,脑子里一直萦绕着几句话:
孩子会不会有危险?要不要给孩子喂退热药?是不是该带孩子去医院了?
孩子的难受叠加父母的焦虑,不得不让人感叹:“发热,要说爱你不容易!”
关于发热,老人们的“育儿经”里常有这么一条:“孩子发热,一定要马上把温度降下来,否则脑子要烧坏的......”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发热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都是暂时性、功能性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单纯的发热可以引发身体任何组织器官任何实质性损害。(但是伴随高烧人来的体液异常损失和热性惊厥是有危险的,在以后的分享会单独说)
过去的人会有“烧坏脑袋”的误解,是因为脑膜炎、脑炎、小儿麻痹这几种疾病刚好都会出现高热的症状,但是这些疾病造成的脑部损伤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不是发热引起的。
所以,一味追求“降温”“退热”对于疾病恢复没有帮助,病没好,体温降了也会升回去,不降也不会病的更重。
“降温”的意义只是让发热难受的病人舒服一些而已。有些家长一看孩子发热了就马上用“退热贴”,额温瞬间下降就非常开心,可孩子发热的根本原因还没有消除,体温“设定值”也没有恢复正常。
更糟糕的是,这样快速降温传达给身体错误信号,身体会以为热量散失太多,反而拼命制造更多热量,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消耗。
当疾病逐渐痊愈,发热的原因小时,血液中前列腺素减少,体温自然会降回原正常值,此时,变得相对多余的体热就会引起出汗。
所以,在退热药还没有出现的年代,看到“出汗”“退热”这些讯号,就表示疾病差不多要好了。
疾病是因,发热是果。该处理的是疾病,而不是处理发热。
之前说过孩子高热时怎么选退热药,这里再提一句,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主要是退热和止痛,而布洛芬除了退热止痛还有消炎的作用。
并不是选功能越多的药越好,反而可能会影响对孩子感染病情的判断,延误送医的时机。
对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对乙酰氨基酚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退热效果,但因为不具备消炎的作用,所以对于细菌性感染和急性病毒感染并发症起不到任何效果。
正是因为对乙酰氨基酚仅仅只有退热和止痛的作用,所以利于家长相对准确判断孩子病情。
如果孩子用药后热势消退,说明情况并不是太严重,可以继续待在家里观察;但如果热势仍持续不减,不要犹豫,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