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哈蒙理工学院!欢迎来到S.H.I.T!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狂欢,高考成绩分数线也已经出来了。在此很欠揍的问一句:大家过线了吗!?听说文科分数线576!!?反正我早就毕业了哈哈哈哈哈....咳咳咳。(别举报我,请打我!)
在电影《录取通知》中,有一所简称为“S.H.I.T”的学校,它是由几个没有大学上的高中毕业生“合办”起来的大学,全名为“南哈蒙理工学院”。
故事发生在美国。主人公巴特比是一位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平时学业松懈的他遭到了大学的拒绝。
在父母的威压下,巴特比和另外几个没有学上的死党不得不发挥他们的“小聪明”:他们清理出了一片场地,这个场地原本是一幢被遗弃的精神病院。
随后巴特比又凭空捏造出了一个虚假校园网站...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这所原本不存在的南哈蒙理工大学(South Harm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由此问世,简称:S.H.I.T。
学校建成后,巴特比雇人当“名誉校长”,还给自己发了一张“录取通知”,以此蒙过了家长。但没想到这家以“自由主义”为理念的并不真实存在的大学,通过刚成立的校园网站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入学申请。
巴特比和他的朋友们这才发现自己的小聪明好像做过头了——从各地赶来的好几百个跟他们一样,被无数大学拒绝的人们站在了“南哈蒙理工学院”的门口,要求加入这个总共只有一座二层小楼的大学学习。面对着隔壁正规大学学生蔑视的眼光,巴特比和他的朋友们在这条造假的路上越走越远,他们开始不断地完善着这个大学的功能,同时与那些慕名而来的学习者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努力让这座假冒伪劣大学变成一座真正合格的大学。
然而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南哈蒙”仿冒的事实很快就遭到了“石锤”,正牌的哈蒙大学趁此机会将巴特比送上了法庭。面对教育部的听证和正统大学的质问,巴特比无法为南哈蒙的“罪行”开脱,索性干脆放飞了自我,他回答道:
谁在乎你们的批准?
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南哈蒙
无论你是否喜欢
它是事实
不需要老师,教室以及虚浮的传统或者金钱来学习
只需要大家有着提高自己的愿望
这在南哈蒙已经拥有
所以你们继续标榜你们的规则拒绝我们,打击我们
做你们想做的这一点都没有关系
因为我们不会停止学习也不会停止成长
我们不会忘记在我们的土地上灌输的理想
因为我们是自由的主人
我们也一直都会是自由的主人
无论你说的,做的,盖的可以让我们改变!
去他妈的!随你们!
出乎意料的是,在这番看似破釜沉舟的发言结束后,南哈蒙反而获得了“准许试用一年”的结果。巴特比也得到了父母的谅解和支持。
《录取通知》讲的其实是一个很荒唐的故事。先不说这个流程的合理性,单说巴特比山寨“哈蒙大学”的旗号就可以稳稳的进去吃顿牢狱饭。然而电影却仿佛极力避免《死亡诗社》那种黑色压抑的背景气氛和结局,在最后的法庭辩论上,巴特比不仅靠一席很漂亮但并不实际的发言得到了压倒性的支持,还让“南哈蒙”的存在完全合法化了。所以电影在整体基调上会给人一种偏轻松喜剧的风格。
当然,好处是这样的电影容易触及观众的情绪点,巴特比在教育部大人物前慷慨激昂的陈词,难道不比传销听了还让人热血沸腾吗:上什么大学啊!?不上大学的人依然是前途无量的!然而讽刺的是,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在现实社会中,这样乌托邦式的结局不免会成为空中楼阁。
虽然电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一种美好理念”的寄托产物,但它本身对美国高等教育狭隘性的抨击,以及对保护青少年创造力和激情的肯定,都赋予了它更高的价值内涵。
《录取通知》的价值在于它以喜剧的形式抛出了一个放在今天依然尖锐深刻的问题:上大学是否有用。关于这个问题,巴特比与父亲曾有过激烈的辩论:“大学每年的学费是2万美元,根据我在网上查到的统计资料,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人,一年可以挣2万美元,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4年内,你可以选择让我消费8万美元,或者让我出去挣8万元美。”
在巴特比的观念里,大学并不是一个神话。有些人适合大学,出来以后会得到更好地生活,有些人则不适合大学,与其白白浪费许多年华,不如做些有用的实事。可惜父亲并不理解这种想法,他认为大学是一个人的唯一出路:“这个社会有它的准则,第一条准则就是上大学。如果你想融入社会,如果你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就必须上大学。”
在中国,我们也面对着这种问题,先不说每一年微博知乎上关于“上大学值不值得”的问题都层出不穷,单是每一年的高考,就有无数的家长耗尽心血的在考场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学无用论”和“大学成功论”,已经可以列为世纪难题之一了。
《录取通知》却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它在抛开这个尖锐的话题之后,巧妙的避开了它的锋芒。转而以“没大学上的人”的视角,给你展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出路。或许这条出路显得那么不可思议,但至少它像钟声一样敲醒了人们:虽然进入大学已经算成为了社会标准中的“优秀级别”,可是对于“人”这个独立的个体来说,无论上不上大学,都更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形式。像毫无思想的行尸走肉一样盲目的挤在独木桥上并不是明智之举。
影片中霍恩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会被拒绝,所以大学才会如此充满魅力。分数并不是划定一个人好坏的标志,大学也并不是前途一片光明的保障。借此祝愿观看本文的你:无论能不能取得“录取通知”,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