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专业书的同时,忍不住跟着哈罗德继续走上《一个人的朝圣》之路,昨晚三个半小时,今天早上两个小时,终于在伤感和欣慰中合上了这本书。
与其说哈罗德是为了看他的一个老朋友奎妮,不如说是他通过徒步这件事来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问题。对于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哈罗德本人也反反复复做出多次评价: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要不要坚持?但一路上所见的人事物又时时改变了他的看法,最终哈罗德来到了奎妮身边。
对哈罗德千里跋涉这件事,他的妻子莫琳从震惊、愤怒、反对到理解、支持、鼓励,这过程也是她反思自己人生问题的过程。
对于奎妮来说,她坚信哈罗德能如约来到她身边,所以她坚持等到了那一天。在等待的过程中,她的肉体经受了更多的病痛折磨,但她的信念却由内心的牵挂而不可思议地坚强。就像罗曼.罗兰说的:“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奎妮不可避免却安心地离去了。可是,谁不是最终走向这条路的呢?
哈罗德和莫琳在这件事中明白:要一个人承受一切实在太多了,走了这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最重要的是什么,却发现必须又一次放手。放手的过程,其实是对自己的救赎。两个人通过哈罗德的朝圣之旅走出了自我捆绑,自我封闭,找回了初见的那一刻。
逃避现实,自我封闭,只会让自己囿于心灵的困境无法自拔。人需要倾诉,而不要急于评判他人。我有背起行囊走向门外,反思自己前半生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