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软银1亿美元投资雅虎,获得33%股份。两个月后,雅虎上市,孙正义仅出售2%的股份,套现4亿美元。
2000年,阿里巴巴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在和马云谈了6分钟之后,孙正义决定投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获得阿里34.4%股份。14年间,2000万美元变成580亿美元。
2003年,软银为正在困境中的盛大提供4000万美元资金,占股21%。2004年,盛大上市,软银高位出售大部分股份,套现5.6亿美元。
2013年,软件斥资15亿美元,收购全球手游龙头Supercell 51%股权。2016年6月转手给腾讯,三年获益36亿美元。
孙正义执掌的软银,为什么经常是赚翻的那个?
可以肯定的是,孙正义不是在大街上随便找个人就投,也不是借了叮当猫的时光穿梭机。他投资的背后一定有一套筛选的机制。这个机制也许非常复杂,但是至少包含一种叫做“远见”的能力。
远见,是一种尽可能接近未来的推导能力,是对未来的判断。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光环加身、闪耀如星,如乔布斯、孙正义、马云、马斯克、贝索斯等等。
这种能力跟个人的性格、环境、经历有关,也许不是人人都能拥有。那有没有办法,可以至少为习得这种能力打下基础呢?刘润在5分钟商学院里支了三招。
第一,洞察力
洞察力,是不断剖析和去除实物表层的,对底层逻辑进行洞悉的能力。这种底层逻辑,是第一性原理,通过抛开各种假设、方法论,回到事情的最根本。
万事万物,背后都有一些底层逻辑。E=mc²,隐含着质能守恒规律;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精确地描述宏观世界的运动轨迹;即便是微观的世界,也有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解释着不确定性。
幸运的是,很多领域的底层逻辑,比如经济学、心理学、物理学、工程学,前人已经梳理好了,我们拿过来用就好了。我们只要在这些瑰宝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观察和实践,透过事物的表象找到底层的运行逻辑,然后在上面花大功夫便是。
前段时间听混沌大学李善友讲企业发展的第一性原理,是关于底层逻辑很好的例子。他说企业是三个层次的产品:
首先,向用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其次,企业本身,产生收入,发生成本,是不是一个赚钱的“产品”;
最后,企业如果上市了,在资本市场上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产品”。
在这三个“产品”中,第一个产品是最重要的,是最底层、最需要关注的。有洞察的人,深谙其中的道理:产品和服务做好了,客户自然满意,企业自然就赚钱,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本末倒置,将市值、利润设为目标,产品被放在最后。结果,客户自然就用脚投票了。
从个人的角度,我们可以不断挖掘个人成长的底层逻辑。不断思考哪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在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商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宏观经济或者证券分析家”后,这个目标引导我去关注进化、生态、不确定性、概率等能够逐步等底层商业逻辑,而不是股票的技术指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表面的概念。
第二,判断力
判断力,是对事物发展趋势、方向以及时点的预判。我们说某某人对某个行业看得很准,其实就是指这个人很有判断力,对行业的未来格局有较好的预判。
某种程度上,所有的事物都处于一个动态的“生态”环境中。环境中会不断出现新的变量,有的变化无关紧要,有的则可能颠覆原有的平衡。
在洞悉前面提到的底层逻辑之后,我们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变化中做判断和应变,这些变化往往是对底层逻辑进行重新“包装”的好机会,最终可能颠覆原有的模式。比如,同样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蒸汽机技术让汽车代替雄霸4000年的马车;互联网技术让微信支付、支付宝大大提高了支付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现金。
能否敏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是能否具备良好判断力的基础。而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和开放的态度,是培养判断力的不二法则。
第三,学习力
没有人天生具有洞察力和判断力。我们处于一个不确定性加剧、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洞察力和判断力不会不请自来,甚至是,你费劲心思请了,它们还不一定来。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查理·芒格被誉为“长着两条腿的书本”,他谆谆教导我们:“我认识的所有成功的人,没有不读书的”;
学习,几乎是获得洞察力和判断力的唯一途径。学习能让我们不断获得新的输入,对事物的运行规律有更深的了解,从而逐步形成完善的判断体系。其实这和人工智能是类似的道理:通过不停地学习,我们的“算法”和“计算能力”才能不断精进。
总结一下,通过不断地学习并保持好奇心,我们能够不断打磨自己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学习力,获得预见未来的可能性。
2016年7月18日,软银以243亿英镑收购英国芯片公司ARM,较之前的收盘价溢价为43%,在业界引起极大的轰动。另外,软银成立了1,000亿美元的“视野基金”,在2017年疯狂地布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软银的大手笔,似乎让人感觉新一轮技术浪潮的浪花正在扑面而来。
未来虽远,却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