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本书
是在一次讲座上听闻这本书的,被老师新奇大胆的授课方式所吸引——六年的国语课不用教材,只读一本小说。也是被它的封面所吸引,以及它是如此的小小本,起码品尝起来应该不费事,所以当时立马就下单买来了。^_^
正式翻开看是在一个月后的今天下午,拆了塑封膜,开始翻读。
序言的最后一页
当用紫色荧光笔将它郑重的点亮时,我知道,我想读它,想认识这位老师。
“我不要标准答案,只要你们最真实的感受和真正的想法,并把它们留在自己的笔记里。”
读到的时候就很感动,这是成“人”的教育。记录历史中自己的想法是多有意义的一件事。这突然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个固执:我以为,初中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青春体验,有自己的活力。到目前,这个固执,也没得到验证,不过没关系,时间还长,有机会的。
就像是在书中不经意间发现的惊喜一样——我开心的发现,自己以往的小想法与作者或是老师雷同。这点是我的读书与旅行中令我最在意最开心最惊喜莫名的,原来我的“怪癖”小想法小做法也有同行者,我不孤单,我可以勇敢前进,我可以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能量!
在阅读中,越加明晰自己,这是读书的乐事!
分享一二如下:
九分钟热度?
关于家与书的模样
论兴趣广泛
心态是第一要义
关于这个可爱的国
另一个就是在阅读中总能看见“深度学习”的影子,或许这就是主题式阅读的优点吧,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探讨和验证。
教师与学生的任务
今天重温的深度学习定义
两段话给我的感觉很相近。
项目式学习的操作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读到后面,突然惊讶啦,历史总是相似的:
相似的背景
相似的走向
相似的管理
这是首次听,不过赞同
期待,想听这样的聊天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章的章首语,让我情不自禁想要标注出来。
开心是学习第一要义
艰苦是难免的
挑战是姿态
先育己后育人
坚定信仰
热情
一下午一口气读完了,吃晚饭时还在读,睡前迫不及待首次写读后感,也是因为作者的文笔很有意思。
说做就做
奢侈
意外
妄为
巧合
感同身受
而后,便是读的时候不正统的疑问与好奇啦。
长什么样子呢
夫人是什么样的?
当一棵怎么样的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