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缕清风拂面而来,沁人心脾。手捧《学习治疗手记》,读着记着,不禁感叹相见恨晚。
这本书是青少年心理专家,清华大学心理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学习治疗创始人宋少卫结合自己对学习科学的实践探索研究案例而著的一本书。书中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案例,全面介绍了学习治疗理论和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很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最应该阅读此书。从教十几年,结缘的每届学生中都会出现学习马虎大意,书写潦草速度慢,好动易走神等学生,我想,不仅我有如此经历,每一位中小学老师都会遇到这类学生。可是,这些学生身上的毛病不管老师怎么努力,想什么方法,可就是收效甚微。
阅读《学习治疗手记》这本书,让我不知不觉茅塞顿开,找到了这些问题学生的病因所在。比如:书中告诉我们,学生出现马虎问题只是表象,根本原因是他的学习系统出现问题了。常见的马虎有4种类型:类型一,信息识别与执行偏差型马虎。这类马虎的学生往往做事毛毛躁躁,丢三落四,学习中常出现基本运算错误漏看,错看题目信息书写不规范或不准确等问题。类型二,逻辑加工偏差型马虎。这一类孩子因为不能准确的对比判断,分析便会在做比较,处理推理关系等问题上出错,表面看好像是审题题不清,实际上是逻辑加工能力存在问题。类型三,价值观偏差型马虎。存在这类马虎问题的学生,他对马虎蛮不在乎习惯用马虎来掩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用功,能力不足等问题,他们对改掉马虎毛病没有动力,更不会主动去寻找方法,于是马虎成了阻碍他们成绩提升的一只拦路虎。类型四,知识漏洞与程序程序,缺失型马虎这一类马虎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在某个特定的知识点,知识板块上反复出错,任何学习能力都离不开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知识上存在漏洞,解题时自然会出错,出错后既没有认识到原因所在,也没有形成应对错误的一套程序,方法便会重复出错。
当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理清学生马虎的问题类型,再来帮助学生解决马虎问题时,我们便能迅速判断,准确定位学生的症结,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进步。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准确准,准确判断病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而学生出了问题,也需要像病人一样进行治疗。比如好多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类马虎现象,在收集信息或书写执行时出错。书中经过探索研究告诉我了我们。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用眼睛看,同时也要心里默读,也就是说要把我。我们在学习时不仅要运用视觉,还要运用上听觉通道使得。努力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闭环控制状态下学习,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甚至高效。
书中不仅帮我们找到了马虎等学生的内在病因,还分享了他们探索得出的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能供我们老师去借鉴和实践,所以,这本书值得每位老师阅读甚至作为教育用书使用。
我认为,这本书也值得家长朋友们阅读。在日常教学中,常常遇到许多家长和我沟通,对于孩子出现的马虎,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延,厌学,偏科等问题束手无策,甚至欲哭无泪。这本书无疑是家长朋友们的救星。
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以及方法指导,实操性强。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几乎成了当今亲子关系的头号杀手,很多家庭的晚上就是在“催催催”与“拖拖拖”的拉锯战中度过的。而当孩子出现拖拉的问题时,好多家长从来没有思考过,孩子出现这类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反复的尝试怎样来帮孩子解决拖拉毛病的方法上。
而在此书中作者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最根本的症状。比如有的孩子写作业拖拉,是因为他的价值决策出现了问题,而导致孩子价值决策出现问题的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是一味的给予孩子物质,而忽略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家长一味的通过嘉奖,奖励这些外在物质引诱,鼓励孩子学习,久而久之使得孩子缺乏内在的兴趣和热爱,从而价值取决出现了问题。而有的孩子作业拖拉,常常出现同类问题。可能是因为孩子的识别驱动语义解析还在发展阶段,出现了问题而家长不清楚孩子问题的背后真正原因只是简单的用打骂后等,粗暴来想解决这个问题,却反而使情况更加糟糕,使得孩子出现作业潦草拖拉严重的现象。
因此,阅读此书,家长朋友不仅可以找到孩子学习问题的最根本原因,还可以收获的最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也值得学生们去阅读。学习的主动权最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自己由内而外认识的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去改正,那学习必将事半功倍。比如:这本书的第七章,打开学科的记忆之门这一部分内容中,作者谈到每个学课都是研究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和探索,就是培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项关键能力,很多学生偏科不是没有学好学科的能力,而是找不到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在这一则案例中,作者帮助雨婷同学在魔法里建立起完整的化学学科知识构造,让她对化学学习产生了兴趣。作者帮助雨停在万事万物中去学习政治,认识政治学科之美。之前的雨婷找不到这两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是因为她没有仔细思考,如何掌握升级有效建立这两门学科知识体系的的方法,而今通过作者的指导,雨停找到了学化学和政治的学习与兴趣的结合点,同时他也认识到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框架和范式,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也逐渐掌握了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给他们建立起了可生长性的知识体系,帮助他们高效学习。
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是家长老师是该感到焦虑,还是将其视作一次教育的契机?双减政策之下,老师和家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懂得学习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成为高效学习者。而学习治疗就是帮助孩子从学习问题中获得成长,建立属于自己的积极学习系统。相信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培养出新时代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