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下形成自己对于各种人与各种事件的看法想法,产生自己的感悟。而这种感受是完全可以由阅读书籍产生的。《京华烟云》一书中有特定的真实社会背景,故事虽然虚构但其中许多人物经历的事情令我融于那个时代,并对自己的文化观形成影响。
人们喜欢将《京华烟云》与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相比较,前者是中国过渡时代曾,姚,牛三家的兴亡,后者是封建社会四大家族的盛衰,一块石头无情无感,故永远生存,人为有情之动物,故个人死去而家族却永远流传。但有所不同的是《红楼梦》是写围绕贾宝玉及其身边一群女子,而《京华烟云》则是写以木兰为中心的涉及她所处时代的各种青年男女。书中无论男女皆着于笔墨且各有详尽,将他们成长中的爱与恨,争吵与宽容,享受与受难描写刻画,讲述在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
对于木兰的父亲姚先生我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认为他具有洞察事理的能力是一个有眼光有远见的人。在书中的描述姚先生在年轻时是属于纨绔子弟的,但当其父亲去世后他面对大量家产他并没有将金钱挥霍一空,而是突然间转性,一心理财治家。不去考究他改变的原因,看他日后的生活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他藐视旧社会各种将人束缚的思想,不让女儿裹脚,教其唱京剧,研究甲骨,信奉庄子。他相信生死循环之道的宗旨:秋天树叶衰落之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天道也,因此他可以在太太死后镇静而又迅速敏捷,明了生死盛衰是自然之理,而不流一滴眼泪,毫无忌讳的让儿子阿非与宝芬结婚并留学国外,然后又了无牵挂的出外云游,寻求真正的自己。多年之后当他回到家人身边时又帮木兰解决了感情危机。
他就像是一个智者,他所做的每一件件事都让人那么出乎意料却又不得不信服,连他在死之前对于国家命运的预料也令人匪夷所思。在姚先生身上我看出了对于人生的恬淡,对于理想应有的执着的追求,而对于金钱这些身外之物则不用花费太多的心思去想要占有,只要顺其自然便好,也让我明白“晚秋落叶声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曲拍”。
书中大部分的描述还是人物之间的情感,这其中木兰与立夫之间的情感最让我感到迷惑不解,因为二人从未在言语上对彼此有过任何承诺。如果说我们尚且可以从木兰对于立夫的回忆中看出她对于立夫的情意,可是在立夫身上我却找不出任何明显的线索来看出他对木兰的回应。但我能够确信这并不是木兰单方的思恋,他们在思想兴趣上有着某种程度的一致。
他们出游时共同谈及乾隆诗作,同游泰山欣赏彼此对于人生的理解,立夫受木兰影响也产生对于甲骨的兴趣并致力于研究。但是仅靠这种志同道合他们是无法走到一起的,倘若木兰嫁给立夫,她会改变立夫的家庭生活,会使他多做逍遥之游,会使他的日子过得更富诗情画意,可这只能成为当时社会中的一种假设。
木兰一直将对于立夫的爱深藏在角落,因为她相信个人的婚姻大事是命中注定的,也许在她的思想里是想反抗这个父母之命的婚姻,想要大声喊出自己的喜爱,但她没有也不能这样做,只是一如既往保持着完美的形象,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是没有多少先进的思想来支持她这种行为的。
木兰对于立夫最大胆的一次表现就是在立夫入狱之后自己独自去看望,并亲自去司令部求情,有危险有误会也在所不惜,她不后悔自己的决定与行动,并为能够救出立夫而感到欣慰。我也是赞同木兰的这种做法的,毕竟可以毫无顾忌的为自己心爱的人冒险是需要勇气的,也是值得的。
另外红玉的死让我感到惋惜,人不可如此痴情,误了自己性命,不能莫名的道听途说,再加之自己的性情,只能是自我的深陷,沦陷于无限的痛楚之中。虽然知道即使她不因误会而举身赴池也会病死于榻,可她这种自我的选择还是令人不知其意,也许就是因为已经知道了阿非对于她的情意才会不愿让自己将他拖累,只有自己一死才会让阿非解脱,对阿非是一种成全,对自己也是一种超脱。红玉这个黛玉式的人物并没有像黛玉仅仅还其一生眼泪于阿非,而是用自己的性命了断了他们的情缘,换给了阿非在她死后的幸福。
而对于阿非在红玉死后迎娶宝芬的这件事上,每个人的表现又让我有不同的感受。“芬芳过后总成空”也许这真的是命运的安排,由于宝芬的出现让红玉相信签文的内容。在宝芬身上确实有着许多红玉不及的优点,比如说宝芬身体健康,善解人意,绝不会像红玉一样埋怨阿非,所以对于他们的结合我也是充满祝福的。
谈及文中的享乐与受难则应是木兰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后变为村妇,过幽雅山居的生活,及最后变为普通农民,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来表现的。木兰像其父亲一样追求一种自己向往的隐士般的生活故可以不辞辛苦南下。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是对战争的厌恶,对平凡生活的憧憬.
《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此书引人思考的不仅仅是文化观,也含有人生观,价值观。故而读此书令人沉迷,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