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读书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你读书的目的是提升自己,读的书是干货类型的书,那么一定要慢下来。
以前总听说有人一年读书数百本,惊叹之余是羡慕。然后自己也寻找快速读书的方法,看书时总是不自觉地越来越快,以为只要读书到了一定的量就能变得不一样。结果没有达到期望的读书速度,书的内容能记得的比以前还少。而且快速读书还会导致很快变累。
好在错误的路上没走太远。我通过不断寻找和思考,发现以前很多地方存在错误。
首先,别人读书一年数百本,一定不是仔细从头读到尾。人与人眼球扫信息的快慢,大脑分析、理解信息的快慢,都不会存在太大差异。所以他们读得快,那一定是只读一本书的一部分。事实确实如此,他们都是选感兴趣的部分读。所谓的“一年数百本书”,其实不过是噱头。
其次,如果不在意读书时获得了多少,思考了多少,那么读书的数量根本毫无意义。一年读一千本书,但几乎跟没读过一样,远不如一年只读一本书并且有思考、有所得。
最后,如果读书的目的是希望提升自己,我认为要做到五点:一是挑书要挑有质量的书;二是一定要从头读到尾;三是读书时一定要慢下来;四是重复读多遍;五是边读边思考。
挑书要挑有质量的书
所谓有质量的书,其理论都是作者践行得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样的书中的理论才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读提升类的书,就是为了学习作者成功的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方法,最终改变自己。很多讲成功学的书就比较务虚,看的时候热血沸腾,看完后一无所获,因为书中的理论要么从没人实践过,要么是顶级人物实践过的方法,一般人很难复制,或者根本复制不来。
一定要从头读到尾
一本好书的内容结构,往往是作者煞费苦心设计的,既要成体系,又要保证读者能看得懂。如果只是选自己需要的部分来读,很难真正领会一本书的精髓。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只是强化了自己已经知道的,并没有接触太多新知,也就不太可能有大的提升。只有看见不一样的东西,与自己的比较,然后决定舍弃自己的,还是舍弃对方的,还是将两者融合,这样才能有大的提升。
读书时一定要慢下来
读得慢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产生自己的感悟,才有足够的时间去辩证思考。走马观花式地读不会有这样的效果。看得越快,到最后获得的越少。
重复读多遍
我们最容易吸收的知识,往往是跟自己已有知识能发生关联的那些。而其他的知识可能看过就会忘。前面我说过,看一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增强我们已有的知识,更是为了获得新知。一本书读一遍很难对新知产生深刻印象,那么就要多读。重复是记忆之母,重复得次数多了新知也就固化进我们的大脑里了,读得次数多了各个层次的感悟也会丰富起来,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由来。
边读边思考
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本书其实就是一位作者的思想。没有哪个作者的思想全套完美适合某一读者。每个读者都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取舍,全套照搬往往是邯郸学步,丢了自己的,也学不成别人的。可以说思考甚至比读书更重要,即使不读书,我们依然有很多渠道获得新知。如果不思考,那我们只不过余生几十年一直在重复之前的人生,将永远不会有自己的见解,永远不可能有所提升。
认知层次处于较低水平的人,不可能解决处于他认知层次之上的问题。有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永远挣不到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钱”。
写在最后
是不是读任何书都不能快起来?自然不是。不少阅读材料是需要速读的,比如新闻,越快抓住主要信息越好,因为新闻的目的也只是传达关键信息而已。
但是只有先具备“慢下来”的能力,才可能练好“快起来”的能力。
一点浅见,贻笑大方。班门弄斧,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