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去年的此时,我正在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准备面试,因为表达能力差,只能天天背诵答案,复述答案。词穷的我天天会背些名言警句,以便答题的时候能够有些亮点,这句就是我经常使用的,不过考场上,一紧张,什么佳句都没想起来。

很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句话阐明了凡事都是慢慢积累的,都是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延伸出来就是没有人是天生就很优秀的,不过是慢慢练习、逐渐积累、长期沉淀的。

在写作这块总是很苦闷,有时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很多次想放弃,又有更多次的重新拿起笔。写了很久,改了很多遍的文章,被人一句结构框架都得重建,让我心灰意冷、甚至想过辞职。

但我最终还是坐在这里继续写,因为我明白,是我的积累还不够,我不该急于求成,对于文笔好的人,我们只看见他们光鲜的一面,却不知人家背后付出多少努力。

我们科室现在进入24小时值班状态,刚刚从办公室出来时,同事正在看新闻联播,他是我们科室文笔最好的,发文、总结等都是他起草。这让我想起,培训老师曾经说过,想写好公文,可以多看看新闻联播。我们单位网站上每有新的好文章发布,他都会提醒我看。他时时刻刻在积累着。

而我,看了几篇官网的文章就想自己也能写一篇出来。看了两次新闻联播,就想着自己的语感可以培养出来。我太过心急了,沉不下来的人如何进步?

一个月前单位官网登了一篇文章,田宝让我好好看看她的排比和对仗,那篇文章我觉得写得太好了。作者每天和我一起吃午饭,然后我很羡慕地说,你太厉害了,我要是也能写就好了。

哪知,她却说:“哎呀,别提了,那篇文章被打回来三次,人都快疯了。写文章也是被逼出来的,刚来的时候什么都写不出来,可我的研究生学历摆在那里,单位的各种总结都让我写,我急的掉眼泪。可还是得写呀,于是看官网上别人怎么写,然后照着套路死拼硬凑,可以写之后就开始看长江日报上的文章,现在我每天都必须挤时间看,不然就写不出来……”

她一段话提醒了我,没有谁是随随便便成功的。要写好文章必须做到:模仿、积累和反复修改。

到目前才写了十几万字,我就想从量变到质变,真的是有些心急了。我应该沉下心来,学会模仿别人的文章,日渐积累素材和佳句,对于写出来的文章也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才会日渐进步。

至于其他任何事情,也是要脚踏实地的去学习、琢磨,学习技能这件事是没有捷径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努力积累才是王道!

七云舒——田宝文章健身房——理财之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回国后在国际学校工作的三年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对于这个校长助理和行政这个职业有很多的不理解和不全面的认识。校长...
    密斯小四月阅读 2,600评论 0 0
  • 自己在第三个本命年到来之际,突然意识到,困住我人生的竟不是很久以前烙印在脑海里的想到做到得到中的做到没有实现,竟不...
    Evaggggggg阅读 3,047评论 0 0
  • 前几天把下班闲暇时画在A4纸上的素描po到了朋友圈里,得到了许多点赞。 对我来说,业余画素描这件事始终有一个遗憾就...
    魔鬼的赞歌阅读 4,413评论 7 7
  • 在城市奋斗久了,总会累。累重复的工作,繁杂的人际关系,和一颗沉浮的心。 曾经和许多小伙伴喝酒,谈起目前的现状,多有...
    TT米乐阅读 1,781评论 0 0
  • 契机 老子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混沌初开时,冥冥之中谁在安排这一切。一个平凡的男人,身患绝症,离开爱人,...
    猴子吃葡萄阅读 1,82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