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光标的公益走红开始,公益成为了很多人的“秀场”。
之前报道的“摆拍”事件,到现在的公益营销,人们的同情心是否应该被愚弄?
如果是真的做了一些事情,即便是这种营销还算是有点现实帮助,但真的是落地了吗?
福利院,养老院,贫困山区,是不是什么样的角色都能够承载公益的价值,是不是只要兜里有点钱都可以去做公益?
营销应该有底线,公益也应该有门槛,商人最终价值还是牟利,但是请别伤害消费者的同情心。
公益不应该成为“秀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