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总会有太多不经意的遇见,然后就有了可能会有的再见,再然后也就注定了会想见。
运城国际学校的高大上一直在被周围的人们所传扬着,而这些隐隐约约的听闻也如一枚枚红叶在不经意间飘进我的心海,让我的内心收到时不时的泛起涟漪……我想象着,也憧憬着它可能会有的美好。
去年11月,我跟随学校语文组前往运城国际学校听课学习,第一次得以与之近距离接触。记得那日天降大雪,天气奇寒,然众多语文爱好者却欣然相约,共赴深度语文交流盛宴。
那一次,我见到了戴着黑框眼镜和黑色旅行帽,扎着马尾,穿着黑色皮衣和牛仔裤的来自我最喜爱的作家席慕蓉的家乡——蒙古草原的专家干国祥老师,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六个字“孤傲”“自由”“诗意”,记下了触动我心灵的金句“相信自己,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没有偏见便一无所见”。他指出:“文本的意义之所以会变,是因为解读者的成长和时代的变迁,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找寻一种属于自己的自由而富有尊严的解读方法。”是啊,一个没有经历的人怎能读懂一个个触动心灵的故事,而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又怎能感同身受地相互理解,相互走进?我想起了我读张洁的《捡麦穗》和《挖荠菜》时,心里曾无数次地感到温热,眼泪也曾无数次地滑落,因为我也有过那样苦乐交织的年月,我想到了家人的疼爱,想到了和玩伴们自由奔走于开阔明媚的田野间去寻找接受大自然的恩赐,想到了那么多美好的甚至现在想来妙不可言的往事……可是在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学习课文并和他们一起分享我童年时期的这些珍贵经历时,我却看到了他们脸上牵强附和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表情,我心有失落,却丝毫不曾责怪于他们,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想这大概就是干老师说的前半句话的意思吧,而后半句话说富有自由和尊严的解读方式,我听不太懂,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去意会,然后豁然开朗。
总之,干老师的自信尖锐、幽默细腻、自由诗意,常常闪现于我的脑海,激励着我欲追求一种更旷达广阔的人生天地和情怀。
那一次,我见到了从我最喜爱的城市——西安赶来的专家谌洪果老师,我在笔记本上这样记下他的第一印象:平和谦逊,貌似张国立。
他在讲座“文本解读的视野”中谈到:“文本解读的出发点应该是抓住最能触动人心的地方,开发自己的解读能力,捕捉灵感,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力。”他还指出:对于所有的人、事、物、情,若没有亲自行动去感受过,便都是陌生的。而对于每一部作品,只有先信仰后理解,才能最近距离地解读文本,解读作者,从而赋予作品以现实意义,也就自觉地把自己的解读视野放远放宽了,也就能解读到更多更深的东西了。”他最后又不忘告诫所有人,包括他自己:“人应该多学才能多厚重,才能把学生意料之外的理解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化为意料之中,同时也能够从学生自由的心灵之音里窥见学生自由的灵魂。”他的每一句真诚深刻的见解都拨动了我的思想之弦,让我体会到做一名爱读书的博学多闻的老师,并有能力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自由畅游而又不失约束,无问而不能答,求而不会应之局限和尴尬,应该是多么幸福和自豪的事情啊!
那一次,我见到了教育界很有名气的和我初中语文老师同名的王开东老师,他的微笑如阳光,温暖如春风,熏得“游人”醉。因为他是一线语文老师,所以不缺的便是和学生们在一起生活学习的感受和经验了,他开诚布公,倾情吐露,和大家一同分享课例中的艺术技巧,分享语文学科的深度魅力,分享作为一名语文人的深度责任......他爱语文,爱文字,并能为爱坚持,每日一文,所以在坚持中他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他对文字的喜爱和坚持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平日里也自觉对文字多有几分倾爱,每每喜怒哀乐之时,也总习惯于倾诉于笔尖,顿觉一切如云淡风轻,心中舒畅。记得有一次,QQ号被盗,突然与存储于里面的几百条说说不得相见,我真是快要急疯了,甚至真有一种失魂落魄的感觉,茶饭不香,后来亏得我的一个学生几经辗转帮我讨回,我才得以释怀安心。
现在想来,自己虽然也爱文字,却远远比不上王老师那般执着而有见地,而我需要做的便是:多读书,多写字!
那一次,我也见到了运城国际的魏智渊校长,他一身正气,求真务实,具有忧患意识和挑战精神;他也平和乐观,善于辞令,正如他的名字一般集多种智慧于一身,然后融多名贤士于一校。他在台上谈问题谈成就谈方法谈心得,我在台下想象着在他带领下的国际和国际的师生们如何在追梦的路上相知相携,迎来朝阳熬退黄昏,和时间赛跑,和自己赛跑,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
那一次,我感受到了运城国际学校的大气与细腻,深厚与内敛。他身为贵族,不傲不骄,不盛气凌人,不冷眼旁观,从博学多闻智勇双兼的校长到才能堪称佼佼者的斟茶主持老师到体贴周到暖心的后勤师傅,从会场里为远道而来的同仁们准备的精致咖啡小条到卫生间里备有的手纸再到餐厅饮食果蔬的合理丰富的搭配......
总之,在那个有风有雪的日子,我却醉于春光不欲归......
有了那一次的遇见,心里便隐隐地生出了几分想念......
今年12月,我们再一次有幸相见。
那一天正值大雪节气,深沉温暖而又不失幽默的王钢老师又一次以主持人的身份吟诵着“今日大雪,不论天上有无飘雪,地上有无积雪,今日,终归是大雪”的短诗赢得了“粉丝们“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啊,为了相见,不论天上有无飘雪,地上有无积雪,那天,终归都会见......
熟悉的旋律又响起,熟悉的面孔又闪现,熟悉的感觉又一次油然而生……
干老师风采依然,王老师激情依旧,会场的气氛浓烈如故,我静静地坐着,享受着那种浸润身心,荡涤灵魂的深度语文探索之旅!
旅程中干老师提到了金子美玲的《草的名字》——
别人知道的草的名字
我一点儿都不知道
别人不知道的草的名字
我知道好多好多
那都是我取的名字
给我喜欢的草取我喜欢的名字
别人知道的草的名字
也不过是谁给取的吧
草的真正的名字
只有天上的太阳才知道
所以我取的名字
只有我在叫
多轻盈灿烂的生命啊!
多自由骄傲的灵魂啊!
那一刻我想到了最近刚看过《海子传》,想到了他的《春暖花开》,想到了他的“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想到了他的心中应该有一片多么纯净辽阔自由清新的深海,想到了他以梦为马,以风为伍,以诗为命,为了让她心爱的诗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呈现出最美的姿态和最强的生命力,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去捍卫诗歌的尊严。
多豪迈!
多悲壮!
多洒脱!
多骄傲!
我想,这才应该是一个真正心怀梦想并欲为梦想奋力拼搏之人在现实面前所能表现出来的孤勇吧!
干老师略显激动地深情地诵读着金子美玲,我的心亦如冬天的大海,因为有阳光照过,所以未曾冰冻,也因为有风拂过,所以荡漾成花。
王老师一句调侃的话让我忍俊不禁,他说,运城是一座容易让人感冒的城市。也因为感冒,他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略微显得臃肿;也因为激动,他脱掉了羽绒服,额头上微微冒着白气。
最让我受益的是他为大家讲解的几种很实用的作文训练形式,包括课前主题演讲、双课口头作文、课后轮流随笔、师生同题作文。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写作表达的兴趣,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充分地表现出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更加深厚了师生之情谊。
我想着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自身没有足够丰厚的学识积累,没有足够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辨力,没有足够娴熟强硬的驾驭力,如何才能在学生自由无羁的思维长河中游刃有余?如何才能在学生激烈灿烂的思维碰撞中适时引导,使其巧妙过渡并受益良多?
王老师还幽默地谦逊道:“我如一只田鼠,每年到南明收集一点阳光,就能让我熬过整个冬天和所有寒冷的黑夜。”
那一刻,一个念头在心头闪过:我会珍惜所有有阳光的日子。透过阳光,发现自己不完美的影子;感受阳光,醒悟到自己贫乏的力量。然后,在阳光下奋起直追!
“太阳隐去,下起大雨
谁还记得当日的暖阳?
光明消散,黑暗临降,
谁不会沉溺昨日明光?
希望渺茫,痛苦弥漫,
谁能唤醒今日的太阳?
隐隐约约中,有个声音在呼唤,
光芒在远方,把灵魂照亮,
希望渺茫,痛苦弥漫,
谁能唤醒今日的太阳?
岁月流逝,
我的星空却不会黯淡,
清风拂过,
为我清理芜杂的心房,
我奋力地奔向前方,
一路上总跌跌撞撞,
但我相信只要有方向,
就一定能抵达远方,
小小的愿望在心中回荡,
在璀璨的星空闪闪发光,
星空下的我们横冲直撞,
纵然年少轻狂又怎样,
这就是青春的模样!”
这是曹晓丽老师所带领的星空班的学生们自编自唱的一首《星空下的我们》。曹老师柔中有坚,严中有爱,为我们深情分享了有关“自由写作”的内涵和意义。她说:“自由写作呈现着我们的思维,关联着我们的成长,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她感动在她和学生们一起通过文字相互沟通、逐渐了解、彼此走进、深得信任的真实的学习生活中,我感动在她的用心创造机会、细心察觉学生、耐心倾听心声和真诚友善地帮助学生走出迷茫和困境的无言之爱中。
她读着她的学生,我想着我的学生。我想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不被人理解的痛苦和孤单而需要有人陪伴和安慰吧?也会有在学习中陷入困顿的失落和绝望而需要有人鼓励加油吧?也会有奋起直追的念头和决心而需要有人肯定和赞许吧?也会有在平凡的一天突然遇到小确幸而需要和谁分享惊喜吧?也会有太多太多的无助和期待吧……
我愿意敞开胸怀,拥抱他们所有的喜怒哀乐!
正如鸟儿遇见了天空,才懂得自由的美好;花儿遇见了微风,才拥有灿烂的勇气;种子遇见了泥土,才萌发向上的动力一般,我遇见了他们,才遇见更想优秀的自己!
感谢遇见!
谨以自创的《遇见》表达我所有的心息——
遇见
如一束光
穿过乌云
透过阴霾
跨过山川
淌过大河
下澈我的心底
心
恢复了久违的活力
开始了有力的呼吸
跃动出澎湃的起伏
如一双羽翼
划过海面
留下
温暖的、欢欣的、美丽的
诗句
遇见
如一阵风
唱着、笑着、飞着
掠过我昏困的眼睛
如一片雪花
依偎在我的眉梢
静静的、凉凉的、痒痒的
眼
如一朵花绽放
领略了
所有能看到的
美丽的风景
也成为了
独一的
美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