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发展战略规划上的原则非常简单、浅显,就三条:以终为始、价值导向、理性决策。
第一个原则,关于“以终为始”,有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清楚:
• 你究竟要去哪里?
• 你要怎么去?
• 你要留下什么?
你要如何和世界进行耦合,你的倾向是怎样的?有的人喜欢站在价值网络的边缘、有人喜欢自己单干、有人希望驱动杠杆来撬动价值,而每一种倾向都对应着自己做事的方式。比如说,想要利用组织来影响更多人,那么,你就要想办法去大平台,在大平台上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话,就不要做什么个人IP了,基本很难影响多少人的。
第二个原则被称为“价值导向”。这个原则其实在“以终为始”原则里出现过,就是问:“你为什么觉得你的重点是有价值的?这个背后的关键假设是什么?”
关于价值导向,主要有三种常见的行为:价值积累、价值交换、价值变现
既然涉及到了具体做事,就必然涉及到个人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四大要素:解释、决策系统,假设体系和反思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只是在价值积累上循环的次数更高、更常见,我才写到了价值积累的部分。我已经在以前的文章里论证过,反思是成长的抓手,从这里切入,就能开始构建整个体系
最后的原则就是理性决策。关于理性决策的部分,我正在主题阅读相关书籍(《人类误判心理学》、《决策与判断》、《决策与理性》、《超越智商》),未来我会就这个方向形成具体的方法论。目前,我有我的决策原则和策略,可供分享。
决策原则其实就是我的价值观,共四条: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做出理性决策、和资源共振、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决策策略也有四条:是否有利于认知深度加深(因为认知深度才能驱动概念,才可以在未来放量的时候增长放量期),是否在能力圈里做事并拥有热情,是否符合复利和边际成本递减效应,是否可能有更多的正向黑天鹅事件发生?
由于人生是由一个个选择构成的,选择的本质就是决策,决策的精准度将决定着正确的概率。但是,我发现,绝大多数人是不具备决策原则和策略,所以,在面对不同事情时,自己的选择依据就会波动,就好像在大海里没有下锚的船一样,毫无自主性地上下颠簸。为啥把决策依据,尤其是那些底层的、通用的、不变的称之为选择之锚,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