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至年底,开展年度考核是检验各级各单位一年来工作实绩的重要举措。年度考核要考准考实,关键是要有能力素质过硬的考核人员来执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考核人员作为考核工作中的“关键因素”,必须在查阅、倾听、分析等方面下功夫,将考核的各个环节关联起来,打好“组合拳”,才能准确作出合理公正的评价,真正发挥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
练就“火眼金睛”,在查阅资料里看出“真门道”。年度考核中,听取所在单位进行口头和书面述职,有助于快速了解工作情况。述职报告就摆在那里,除了听口头述职,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从几份述职材料看出所在单位的工作措施和成效,看出“显绩”和“潜绩”,是摆在考核人员面前的现实问题。考核人员必须有查阅资料的独特“门道”,比如,通过阅读述职材料,对所在单位工作的整体情况、亮点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内容有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分清各位领导班子同志分管工作的侧重点和着力点,把握好不同层级的人员在重点工作取得的成效中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这样才能对所在单位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有基本的了解,为接下来的综合评价打好坚实基础。
做到“兼听则明”,在交流访谈中听到“真心话”。年度考核中,和所在单位的同志开展面对面交流访谈,是评价干部的有效手段。考核人员在访谈中要注意技巧,比如,如果在访谈中简单让访谈对象讲一下某某同志某方面的情况,很可能得到的结果就是“政治站位较高”“工作能力较强”“作风纪律较好”等千人一面的评价。如果考核人员在访谈中聚焦差异化评价,有意识在访谈中加以引导,提出“政治素质方面请举实例加以说明”“工作能力方面和其他人相比不同在哪里”“性格特征怎么样,和别的同志相处如何”之类的问题,访谈对象就能更有针对性进行评价,有助于更精准、更细致画出具有特色的干部“画像”,有助于科学分析研判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情况。
强化“系统思维”,在结果运用上取得“真成效”。年度考核中,进行关联分析,形成相关评价是工作的“后半篇文章”,也是考核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面对数量众多的民主测评和综合评价结果,如何获取完整有用信息,形成公正准确的评价,对考核人员来说责任重大。考核人员必须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根据掌握的情况和相关数据,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在政治品格、能力素质、工作业绩、性格特征、纪律作风这五个维度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形成详细的考核结果。同时,要加强对相关材料和数据的综合研判,提高分析判断的关联性、协同性,实现考核结果由散点信息和经验判断向数据材料系统集成和能力素质精准分析跃升,与干部通报表扬、选拔任用和职级晋升等紧密关联,进一步鼓励干部担当作为。